第四百零八章 佛门留字六十八[第1页/共2页]

在幽州与辽州交界的地带,这儿群山连缀,多是常青林木,山上是皑皑积雪,山下倒是翠绿一片。分歧于西北的黄沙戈壁,这儿最为明显的是雪,厚厚的雪,白得让人生出眼晕之感,特别是山林之间,积雪足有一尺之厚,马车底子没法通行,想要上山只能徒步而行,行走在群山当中,放眼望去,山高林密,绿色的树林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绝顶,只能透过枝叶间的裂缝望到远处积满白雪的山头。

位于十字中间的便是掌管现在中心婆娑天下的第四佛,释迦摩尼佛,所谓我佛如来,便是这位佛祖,在其身边是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又被道门成为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此乃中心婆娑天下的三圣。

都说巧妇常伴拙汉眠,前人诚不欺我。

最右边的是阿弥陀佛,佛门弟子以为,阿弥陀佛主如果以其愿力引渡众生到极乐天下,离开磨难的循环,故亦号接引佛、无量光、无量寿佛,道门称其为接引道人,在接引佛身边又有大勇局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此乃西方极乐天下的西方三圣。

除此以外,另有浩繁崖壁石刻。撤除阿谁由佛门二代主持亲身书就的庞大“佛”字,有“我见如来”、“如是我闻”等数十石刻,密密麻麻,多是积年插手盂兰盆节法会的大修士、大地仙,鼓起书就。此中又以大齐太祖天子萧煜留下的石刻字数最多,最是惹人谛视。

邻近盂兰盆节,来自天南海北的修士开端连续到来,在登山的石径上,来客络绎不断,打扮各别,口音各别,风俗各别,并且没有哪个是身无半分修为的浅显人,就算是有,那也是身份贵不成言的大人物,身边有高超保护随行,足可见佛门盂兰盆节法会的盛况。

在崖壁左边,有天女飞天,在崖壁右边,有护法伽蓝。

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只是本年算是个例外,道门来人不是素有“太上掌教”之称的慕容萱,而是道门的第二号人物尘叶,让很多人嗅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有菩萨持宝瓶印,有菩萨持内缚印,有菩萨持外缚印。

正因为如此,每次佛门盂兰盆节法会,大多都是慕容萱亲身前来,多少有点“回娘家”的意义。

此时伉俪两人停驻脚步,遥遥了望太祖天子留下的石刻,女子将此中典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丈夫听得聚精会神,落在旁人的眼中,不免要坐实了各种猜想,女子是才女不假,必定是书香家世出身,可惜嫁了个不学无术的男人,实在是可惜。

当初慕容萱与秋叶结为道侣,佛门是“娘家”,道门是“夫家”,两人的婚事乃至直接促进了佛道两家又一次联手,在定鼎一战时,道门战于剑宗,佛门力敌玄教,终是有了现在大齐的万里江山。

在登山的人流中,有一对伉俪模样的年青男女,男人不觉如何,只是一头白发略显刺目,可女子就不一样了,哪怕是荆钗布裙也难掩那份国色姿容,举止之间更是闪现其仪态端庄,绝非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儿,八成是哪个世家出来的大师闺秀,只是不知为何,下嫁给了一个穷小子,在外人看来,那便是一枝鲜花插到了牛粪上,神道上的其他男人,看向阿谁白头小子时,多数是毫不粉饰的恋慕和妒忌。

左下方有诸罗汉,右下方有金刚天王。

有五大明王手结不动明王印。

提及佛门和道门,不得不提起一个特别人物,那就是现在的道门掌教夫人慕容萱。

在五佛和六位菩萨四周,另有各别佛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