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请长公主以训政[第1页/共2页]

先前萧知南固然已经手掌大权,但毕竟没有正名,朝野高低仍有诽议,就是百姓之间也多有流言,毕竟国不成一日无主,天子之位久长空悬,毕竟不是正路,而萧知南之以是迟迟未曾登上帝位,则与她的女子身份有关,这两点让她到处束手,现在天这一刻,算是为她正名,固然还没有正式即位,但被拥立为当朝摄政,统辖军政大权,定下君臣名分,成为本色上的大齐之主,间隔那方空悬帝位也仅仅只剩下半步之遥。

不过也有人已经想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长公主殿下这是要为今后的即位铺路了,如果她即位为帝,必定不能有皇后之说,而帝婿又不是平凡人等,总不能以帝夫称之,多数是要以王爵待之,现在先册封郡王,今后再晋为亲王,顺理成章之事。

立即有司礼监寺人用尖细嗓音大声传令:“鸣炮!吹打!”

有病在身的韩瑄站在官员行列的正中,身着一品公服,严肃厉穆,却又难掩老态,谢苏卿站在他的身边,半是搀扶于他,两人两边是六部九卿和各大衙门的官员,以及多数督府的将领。

对此,满朝高低都是心知肚明,前两位异姓王,是因为东北战局的原因,封赏功臣,也是安宁民气。四位并无封地的平郡王,别离是东平郡王、西平郡王、南平郡王、北平郡王,赵无极和查擎加在一起,刚好是东北二字,而东平郡王又是当年牧人起在被册封为辽王之前的封号,大有深意,至于西平郡王,则是当年太祖天子的封王称呼,必定不会授人,至于南平郡王,则是说徐北游稳定江南局势之功,也是合情公道。

韩瑄挺直了腰杆,也悄悄摆脱开谢苏卿的搀扶,沉声叮咛道:“鸣炮,吹打。”

此圣旨宣读以后,萧知南在萧玄和萧白两代天子的灵前,手托圣旨,诚恳祭拜,“知南无能,本不该担此大任,然上有先帝封授,下有群臣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就任摄政之位。沉思拜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吾大齐,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更始。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以正朝纲,方不负先帝所托。”

因为几位都督并不在京的原因,再加上上任多数督魏禁新丧不久,新任多数督赵无极又远在东北,此时的文武官员并不算是泾渭清楚。

骑队更加靠近,马蹄声也更加清楚,沉重的马蹄声交叉在一起,如同滚滚不休的雷霆之声。

数十面大鼓同时擂动,长号哭泣齐鸣,唢呐笙笛奏响。

八月初三,徐北游和萧知南在阔别帝都将近半月的时候后,终究重返帝都。

统统的目光都望了畴昔。

在骑队正中的中军位置,是一辆六匹骏马拖动的庞大马车,仿佛一座宫殿,顶为云盖,梨木为壁,金箔贴花,最上方处镶嵌有一颗人头大小的火红宝石,四角雕有金凤,凤喙中衔有宫铃,行进之间叮当作响。

司礼寺人一个一个如临大敌,顺次扯开嗓门大喊:“鸣炮!吹打!”

次日,朝廷制定圣旨,明发天下。

天下本无主,唯有德者居之。

上百杆列成两排的铳炮遵循前后时序,喷出了一团团持续的火光,紧接着又有神威大将军炮轰鸣作响,固然未曾添补火雷子,但仍旧是声震六合。

骑队近了,除了百官阵列外,闻讯以后自发前来的百姓们突然收回了一阵阵由衷的喝彩声。

接着萧知南以摄政身份公布诏令,册封三位异姓王,别离是北平郡王赵无极,东平郡王查擎,以及将身为帝婿的徐北游册封为南平郡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