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萧知南和虞美人[第1页/共2页]

白衣女子沉默着,好久火线才轻声开口道:“御剑于九天之上的感受,不是比骑马更好吗?”

只是她没有想到,那两支姻缘签竟是如此不吉利,倒是让她有了借机请愿的怀疑。

这算甚么?世人皆醒我独醉?

蓝色大氅的女子稍稍沉默,缓缓说道:“这是两回事,我想骑马的启事不在于骑马这件事本身,而是在于其延长之故,往小了说,是不想被这座深宫束缚,乃至不想被这座城池所束缚,往大了说,便是想甩脱身上的这些端方教条,求一个此心安闲。”

可谁又曾想到,多年前曾经并肩同业的两人最后还是反目,其多年的友情也在梅山明陵的一次隔空比武以后,完整走到了起点。

实话实说,这些流言实在不如何好听,大多都是猜想徐北游与吴虞的干系。

现在的萧知南不是帝王胜似帝王,能与帝王并肩者,少之又少,这就不免让人想起一个典故,当年萧煜联手道门秋叶,布下大阵,窜改天时,在夏季降下大雨,持续十余日,使得青河之水暴涨溢岸,终是水淹徐林二十三万雄师,此战导致徐林不得不投降归顺于萧煜,并使得萧煜得以入主中都。在进入中都城时,萧煜曾经聘请秋叶与他骑马并行入城,以示二者的靠近干系。

皇宫重地,任何人不得纵马,唯丰年高德重的老臣,会被天子犒赏乘双人抬舆,以是两名女子还未达到宫门,便已经翻身上马,沿着御道牵马而行。

这个插曲实在出乎萧知南的料想当中,似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不过此时细想起来,吴虞碰到徐北游,也的确能够算是“遇人不淑”。

有人信誓旦旦,说吴虞早已被徐北游近水楼台先得月,帝都有正宫娘娘,江都有外宅娇娘,两地相隔何止千里,自是不必担忧后宅不宁,其间兴趣,自是不敷外人道也,唯有那位大剑仙才气体味。

可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徐北游必定要负担起剑宗的重担,韩瑄重返庙堂也是局势所趋,那么他与萧知南产生交集便是顺理成章之事,有句老话,既生瑜何生亮,有了萧知南以后,徐北游便只能“孤负”吴虞。

此次见面以后,萧知南不得不承认,仅以面貌而论,这位江都的“虞美人”的确不逊于她这位大齐的公主殿下,当真是天仙普通的人儿,也难怪会传出那么多流言流言,平心而论,如许一个美人放在身边,哪个男人不动心?更何况这个美人也是芳心暗许几分,那就更是难以消受美人恩了。

也有人说徐北游金屋藏娇,实在那位公主殿下是个名副实在的妒妇,不准徐宗主纳妾,可世上哪有不偷腥的猫,徐北游便借着宗门之便将这位国色天香的师妹支出囊中,掩人耳目。

可这些留言,始终未曾停歇,倒是有了越描越黑的趋势。

白衣女子嗓音微涩道:“殿下鞭辟入里,吴虞受教了。”

两名纵马女子一起前行,如入无人之境普通,从外城到了内城,又到了皇城脚下。

两名女子恰是萧知南和吴虞,此次吴虞奉张雪瑶之命奥妙前去帝都面见徐北游,只是路上因为其他事情有所担搁,待她到达帝都时,徐北游已经分开帝都远赴后建,因为某些心照不宣的启事,吴虞的身份非常特别,其别人不敢私行措置,再加上韩瑄正在病中,便将此动静禀报给了萧知南,出乎统统人的料想以外,萧知南竟是孤身一人出城驱逐远道而来的吴虞,这才有了两人骑马并行入京。

这些流言让萧知南好气又好笑,合着全天下的人都晓得徐北游偷了腥,就她这个手握暗卫府这等监听探查利器的摄政长公主还被蒙在鼓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