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人生行路大不易[第1页/共2页]

六面不想寄人篱下做别人的附庸,可如果兵器相向,早已势颓多年的金刚寺又不是正值鼎盛的佛门的敌手,六面苦思之下,便想到了王权二字。

而他却不能参与到那场大战当中。

一场决定了大齐、魏国和金刚寺将来走势的大战。

只是他们所不晓得的是,不管是魏王萧瑾,还是金刚寺主持六面,此时心底都已是惶然。

到了这等地步,金刚寺实际上已经分裂,六面固然获得了主持之位,但也只是一场惨胜,金刚寺只剩下一个烂摊子,内部腐败不堪,内部劲敌窥测,内忧内乱,实是不堪。

有一句话,叫做都城居大不易,可世上之事,又有哪一桩哪一件是轻易的,如果有人感觉轻易,那必定是有人替他分担了那份不易。

两人同是地仙十七楼境地,可赵青倒是号称战力最强的赳赳武夫。

在正堂以外,鹄立着金刚寺的六面。

在他尚为强大之时,有公孙仲谋、韩瑄、张雪瑶、上官青虹等人来为他遮风挡雨,可这些人不在以后,或是已经不能再为他遮风挡雨时,就轮到徐北游为其别人遮风挡雨了。

最后七耳失利,由六面担当主持之位,执掌金刚寺的重器紫金刚铃,可七耳却带着佛祖亲笔的金刚经远赴中土来,几经展转以后,将其献于佛门,以祈求得中原佛门的庇护。

现在魏王堕入窘境当中,跟着李冯古和萧林的身故,极西圣堂已是断了联络,客大欺店的道门又顺势抽身而退,只剩下金刚寺还守在魏王身边,不是金刚寺不想退,而是现在的金刚寺与魏王早已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里另有甚么退路可言。

金刚寺上代主持八目尚在时,金刚寺还能鼓励保持,至因而否丢弃多年基业远赴中土,也是争辩不休,可待到八目圆寂以后,其弟子六面与七耳争夺主持之位,可金刚寺又没有道门那般家大业大的薄弱本钱,以是两派人争斗不休,使得本就已经处境艰巨的金刚寺更是雪上加霜。

金刚寺乃是佛门发源之地,当年宝竺国王子放弃皇位而寻求摆脱之道,终究在菩提树下憬悟四圣谛而成贤人,称佛陀,是为现在之佛,中心婆娑天下之主,万佛之祖,也就是佛门常说的如来。又因为佛祖出身于释迦族,是为释迦族的贤人,以是佛教又被称作佛教,与玄门、孔教并称为儒释道三教。

当初摩轮寺为何能够与佛门分庭抗礼,雄踞草原?恰是因为摩轮寺到了草原王庭的主持,而道门又如何能有本日之昌隆,也恰是他们当年搀扶萧煜登基,大齐朝廷又予以回报支撑道门,对于宗门而言,世俗王权相称首要,二者相存相依,相辅相成。

不过随之而来的另有一个题目,那便是中原佛门在中土运营多年,早已将其视为自家以后宅园地,现在金刚寺这个“远亲”想要来分一杯羹,恐怕没有那么简朴,要么是寄人篱下,成为佛门的附庸,要么那便是化作仇敌,兵器相向。

在阿谁方向,正有一场大战正在产生。

守在内里的甲士们看着这位人间佛陀,眼睛里尽是畏敬。在浅显凡人看来,这位自宝竺国而来的和尚,底子就是活着活佛,现在他们只要看到他还守在王上的身边,便感觉这天不会塌下来,就算天真要塌下来了,也是由高个子顶着。

以是魏王反齐,依托的早已不再是他一人的心血,此中有金刚寺,有极西之地的圣堂,有道门,也正因为如此,此次反齐,才会如此如此阵容浩大,让坐拥天下的大齐朝廷几乎为此而颠覆。

六面望着北面的方向,眼神安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