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何谓之心怀天下[第1页/共2页]

伉俪两人脸上终究卸下了这段光阴里所覆盖的阴翳,笑声在夜色中悠悠回荡。

很多人感觉心胸天下事一句废话,那么徐北游还能够用一个更加直白浅近的词语来描述,那就是任务。

如果他还是阿谁想做人上人的年青人,此时就不会陪在萧知南的身边,恐怕是投入道门和魏王的麾下,可如此一来就落空了底线,落空了安身于世的“道”,没了底线的人,别说君子,就连人也算不上了。

萧知南笑了笑,没有诘问徐北游到底想明白了甚么,但是很快笑容敛去,有些隐忧,“此次返回帝都,虽说我手中有传国玺和父皇遗诏,但萧白他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大齐天子,如果他不肯听我的劝谏,还是要一意孤行,毕竟是个大费事。”

徐北游闭眼用力呼吸了一口,好似要把秋风化作沁民气脾的东风,然后浅笑道:“想通了一些事情,整小我舒畅多了,难怪贤人总要说事理在前,的确如此。”

萧白并非输在才气,而是输在了气度二字。

以小观大,一国一样是如此。

打个不得当的比方,他占了个坑到底是为甚么?总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仅仅是证明他比旁人更强。既然已经占了这个坑,那总要做出与之符合的事情,承担起应当承担的任务,做了剑宗宗主就要复兴剑宗,做了道门掌教就要为道门殚精竭虑,以是公孙仲谋没有错,秋叶也没有错,两人的争斗对峙只能说是时势使然。

天子一样如此。

徐北游想明白这些,只感觉面前一清,气度开阔,如胸中千万块垒全数打扫,一吐多年沉沉郁气。

最新N章{y节E上

再说徐北游,贰心中有剑宗而无天下,故而他只能做剑宗宗主而做不了天下共主。

当然,贤人的事理是用来体味的,而不是用来做事的,事情还是要一点点去做,体例也还要一点点去想。

徐北游点头道:“先帝有句话说得好,朝廷是天子的朝廷,可也是满朝文武的朝廷,有些事情,天子是难以一言专断的。自古以来,项目分歧,或是寺人,或是外戚,或是文臣,或是武将,但总的来讲,朝堂之上还是三足鼎立,天子居中补救,行帝王心术,均衡制约,先帝便是如此。或如太祖天子那般声望极重之人,设百官为奴婢,视朝廷如私产。只是萧白初登帝位,威权不固,远不如太祖和先帝,如果一意孤行,满朝文武也自在应对之力。”

萧知南啧啧道:“非进士落第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我倒是要问上一句,徐阁老,您老有进士功名吗?没有进士的功名也成,举人、秀才、童生,都行!只要有一个,本宫这就做主,让你做入阁为相,各个殿阁大学士的名头由着你挑。”

萧知南调侃道:“好一个小阁老,这份心机策画,就是把你放到内阁中做个内阁学士,也不算是屈才,倒也不委曲了小阁老之名。”

这是儒门的事理,非是甚么玄之又玄的天道,而是安身之道。

徐北游现在想来,深觉得然。

以此来看萧玄父子,萧玄心胸天下,力责备国承平,而萧白看重己身,明显还未到此格式,故而高低立判。

徐北游也打趣道:“戋戋一个内阁学士就想打发我这个帝婿?最起码得是大学士,我也不遴选,殿阁大学士里排名最后的东阁大学士就行,今后我也听别人称呼我徐大人,徐阁老,等老爷子干不动了,我就接他的班,做内阁首辅,让满朝文武称呼一声徐相,如何?”

要做有道明君,起首要心胸天下,不管做甚么,都是根植于这个朝廷,这个国度,这个天下,并且终究是为了国度朝廷,乃至于天下,而不是统统作为归根结底于一人之职位好处之得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