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未央宫御前议事[第1页/共3页]

除了这十人外,本日的御前还多了一人,站在正中位置,身着玄色团龙蟒袍,头上冠冕足足镶嵌有七颗巨大东珠,单从穿着而言已经是显赫至极,远其他旁人,仅次于坐在龙椅上的萧帝罢了,恰是被急召入京的齐王萧白。

韩瑄昂首环顾四周,稍略减轻了嗓音道:“至于各地粮仓,大小官吏以次充好,以陈换新,中饱私囊,如此各种屡见不鲜,与我这户部普通,一样是亏空严峻,换而言之,现在的户部已经是无粮可调,也无钱可拨了。”

蓝玉安静问道:“那遵循韩阁老的意义,该当如何呢?”

户部无钱,若要细细论起来,谁也摘不出去。固然韩瑄是户部的掌部大学士,但毕竟是方才上任,之前的烂账也算不到他的头上,莫非方才措置了一个工部尚书,又要接着措置一个户部尚书?

张百岁缓缓道:“此番议事,还是因为前不久的青河决堤之事。此次青河共有七处决堤,先不说直接被淹死的百姓,就是那些幸运逃得性命的百姓,没了地步,没了房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终究只能流浪失所。一夜之间,大水淹了好几个州,足有上百万哀鸿,这不是个小数量,如果有人借机生乱,是要出大事的。”

若说内阁中的诸位阁老是位高权重,那么司礼监就是典范的位卑权重,论品级不过是四品,可掌印寺人和此中浩繁秉笔却能身着蟒袍,手握批红大权,与有票拟之权的内阁相对抗,故而才有了外廷和内廷之说。

提及这些开朝战事,本该表情荡漾的世人倒是尽皆沉默不语,殿内的氛围愈凝重。

承平二十一年,七月初二,大雨连缀半月不足,青河水面暴涨,导致蒲台正觉寺大堤七里处被冲决成灾,蒲台、利津、博兴、广饶、寿光等五县数百村落被淹,冲毁良田四百余万亩,近五十余万人受灾,后又持续有六处决堤,泛水腐败齐州、豫州、直隶州、徽州等数州之地,哀鸿在短短月余时候内冲破百万之众。?≠

萧玄望向萧白,“千里泽国,百万哀鸿,关乎我大齐的江山社稷,宗室与国同体,这趟去江南筹款调粮的差事就由齐王亲身去办吧。”

现在的内阁,共有一名辅,一名次辅,三位群辅。司礼监也大抵相称,有一名掌印寺人、一名提督寺人,以及三位秉笔寺人。

萧帝不置可否,从龙椅上缓缓起家。

就边幅而言,萧白与萧玄极其类似,仿佛是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只是萧帝的春秋更长,严肃更盛,也更加城府内敛,尚还年青的萧白则是多了几分锋芒必露。

位于皇城内廷的司礼监的瓦檐被雨水冲刷得铮亮,一名身着玄色蟒衣的白叟负手站在门前屋檐下,面无神采地望着内里的雨幕。

殿内寂静半晌,蓝玉开口道:“老夫经历过郑末战乱,实在哀鸿和流民只要一线之隔,而流民与乱民又是一线之隔,当年的太湖起事,归根究底就是一群不堪劳役的百姓造反,百姓为甚么要反?是因为没有活路,现在哀鸿各处,如果听任不管,即便没有人借机生乱,也迟早要生出事端,就算明天不反,明天不反,后天必反。”

御前议事,撤除萧帝本人外,遵还是例能有资格参与者只不过寥寥十人,此中司礼监五人,内阁五人。

话音方才落下,殿外突然响起一个炸雷,本来就不小的雨势愈澎湃。

萧白单膝跪地,沉声道:“儿臣为父皇分忧分劳,自当经心极力。”

不比已经将近告老回籍的工部尚书,现在的户部尚书正值丁壮,还是辅蓝玉的对劲弟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