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后燕太子慕容宝等人讽刺,安同却不以之为辱,反倒在大殿上侃侃而谈,大讲两国荣辱与共、友爱来往之汗青。

他深知在毁灭苻登前,后秦底子有力两面作战。

“此战错在孤,是孤轻敌冒进中了河西军算计,才导致我军遭此惨败。”

燕凤、许谦、张兖、奚斤、拓跋烈、来初真、贺悦等闻言无不心有戚戚,朔方之战北魏丧失惨痛,拓跋仪、拓跋遵、长孙嵩等数员大将阵亡。

谁知河西却打乱了他通盘打算,而这也是拓跋珪敏捷派安同出使后燕的启事,除了一方面用慕容垂之名稳定海内局势外,一定没有持续交好、保持两国干系之企图。

朔州下辖北地郡(治饮汗城,今银川)、上郡(治代来城,今巴拉素镇)、朔方郡(治新朔方城,今鄂尔多斯市)、九原郡(治九原城,今包头西南)、五原郡(治临河,位于此后套平原)。

更加严峻的是,此战以后,北魏面对的计谋态势非常倒霉。

……

“拓跋珪承父祖之资,振臂一呼,图各、鲜卑同类争相归之,略加倚仗,便足于建功建国。但其安定贺兰、高车、柔然等部落,倒是仰仗慕容垂之助,武功如何能跟卫朔相提并论?”

“然我军新败,海内粮草又不济,临时有力出兵。”

特别在丢了后套与九原一带后,河西已从东南与东两个方向威胁到盛乐。

慕容垂固然老了,大志不如以往,但其目光却还一如既往地锋利。

“贤弟壮哉,拓跋仪不但是你兄长,还是寡人堂弟,其死痛煞寡人也!”

安同只得遗憾地分开中山,看来击败河西、报仇雪耻,只能依托北魏本身。

“多数保护朔出身寒微,赤手起家,举手而灭吕光,前后降服西域诸国、吐谷浑部落,又击败乞伏乾归、秃发乌孤等胡族豪杰,威震河西,无人可及。”

“其他诸将,更不是卫朔敌手,微臣觉得还是等候机会为妙。”

恰在此时北魏使者安同到达中山,并向后燕求援。

北魏海内除了部分拓跋宗族号令着持续出兵抨击外,拓跋珪、奚斤、安同、燕凤等人却早早认识到外界情势大变。

盛乐宫内,望着委靡不振的幕僚、重臣,拓跋珪唏嘘不已。

即便一向瞧不上拓跋珪的慕容垂,获知朔方之战成果时,也悄悄松了口气。

听闻兄长战死疆场,两人对河西充满刻骨之恨,巴不得现在就杀到姑臧去。

之前他让后燕帮北魏,那是因为北魏国弱,对后燕构不成威胁。

“禀大王,末将愿亲身领兵征讨河西,并替兄长报仇。”

说这话是拓跋烈,他是拓跋仪之弟。

哪怕在内心,拓跋珪已将卫朔碎尸万段,然为了今后计,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容忍河西占有九原郡。

尹纬见姚苌竟要远征朔方,仓猝出言禁止道:“眼下秦兵虽强,但将无韩白,微臣虽有治国之用,却无战阵进取之能,太子姚兴倒是有勇有谋,但年青未经战阵而经历不敷。”

姚苌闻此忧心忡忡地说:“卫朔与朕同世,现在又得北地朔方,真劲敌也!”

他非常清楚,真让拓跋珪占有朔方,北魏必将东向与后燕争夺河北。

与此同时,西域多数保护朔之名开端轰传天下,再没人敢小瞧河西乃一隅之地。

谁知却被拓跋珪毫不踌躇地赐与回绝,倘若眼下再替封赏一事,拓跋珪还敢回绝吗?

只能眼睁睁看着河西占有原铁弗部故地,而他早已将卫朔列为亲信大患,其威胁还在慕容垂之上。

慕容垂非常赏识安同表示,以为此人是小我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