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多数保护朔起兵以来所灭诸国,这已是其灭掉的第五个胡虏政权。

“不不不,主公曲解臣啦!均田制、释奴令乃河西底子,臣岂敢让主公自毁根底?”

“主公,非臣不识好歹,而是眼下尚未光复河北,清河崔氏还不宜冒然出头,不然恐有灭族之祸啊。”

p

“王仲德乃祁县王氏旁支后辈,当年他起兵对抗慕容垂不幸失利,今其衣锦返来不恰好重振祁县王氏?”

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河西并非由东晋直辖,卫朔也只是个听调不听宣的诸侯。

河西内部没有拿得出的世家,再加上所推行政策又以压抑世家为主,天然不会获得世家支撑。

“相反,祁县王氏代表王凌则因抵挡司马家篡权而被夷灭三族。”

每年河西用大量琉璃、棉布、炒茶等商品,从江东换返来一车车粮食、一根根木料等物质。

“两支王氏普通笼统的称为太原王氏,但有无血缘干系已不成知,且两支从曹魏起便分属两大好处个人。”

当初采取河东献地,一来,这是给朝廷、天子面上增光之事;二来,也跟柳家是世家大族有很大干系。

卫朔神采丢脸地反问:“伯渊此言何意?难不成让朔改弦易辙?今后以后转为搀扶世家?”

同时也让他认识到之前定下的战略,到了明天已有些不应时宜。

“臣感觉主公应当搀扶一两个世家充当河西门面,以此作为此后招安世家之招牌。”

可没有章程呈现,又没有例子可依,崔浩心中始终有些惴惴。

“比如本日之柳氏、薛氏,明显河西已获得庞大上风,却仍然挑选投奔江东,也不肯归附主公。”

“这两大师族谁强大谁便是太原王氏代表,两家为争夺带领权已相互争斗了百十年。”

西燕毁灭、河西全取三晋动静传至建邺,震惊了全部江东。

朝廷不成能为了河西一纸奏章出尔反尔,也不会因为卫朔反对而丢弃世家柳氏。

“先不说阳曲郭氏,单说太原王氏,目下正值鼎盛之际。”

仅仅一个陇西李氏拿得脱手,却恰好还是个将门世家。

“王恭、王国宝等一干王氏后辈,各个位居高位,他们在南朝待得好好的,如何能够北上投奔河西?”

“等今后并州稳定,河西根底深厚,再设法图谋河东也不迟。”

“啊?这不成能吧?”

现在恰好碰到河东变故,让他有机遇摸索一下卫朔,看看卫朔是否会实施媒介。

“只要主公肯大力支撑,管他是嫡派还是旁支,必可令祁县王氏重新崛起。”

一部分朝臣纷繁上书天子,要求重惩河西。

想到这儿,卫朔抬眼环顾四周,目光一一从崔浩、张腾、姜纪、李先、刘穆之等人脸上掠过,终究停在了崔浩身上。

“别的,从河东变故中也可看出,河西对各地世家贫乏充足吸引力。”

“自此以后,祁县王氏冷静无闻,而晋阳王氏则愈发畅旺,到现在已成为南朝最有权势的世家大族。”

“恰是!”

“谁?仲德么?”

“有,另有一个家属家世不输给清河崔氏。”

而卫朔固然也颇感不快,却没有冒然与东晋断交。

搀扶世家可不是说搀扶便搀扶,一不谨慎会让之前服从付之东流,必须想出万全之策。

固然卫朔一再宣称,不会完整毁灭世家,只会改革、减弱世家特权。

不得不说,崔浩的发起让卫朔有点儿心动。

“到时有了祁县王氏这等顶级朱门为主公摇旗号令,还怕其他世家不主动投奔过来?”

“若每次都靠武力碾压,当然痛快且不留后患,却也会是以遭到世家激烈抵抗,终究恐将影响主公同一大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