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戈提着灯笼照路,昂首瞅见秀娘正站在门口等着,那焦炙担忧神情还挂着脸上。
瞅着入夜了下来,秀娘有些坐不住了,楚戈不是说只要个把时候么,都这会儿了,他咋还不返来哩!
也没想到,几天以后过来索要灯笼的,会是个水灵灵的大女人。
楚安手里拿了一串吃食,说是才过来时刘氏给的,是他们家里自个儿捣鼓晒的肉肠,要他拿过来给他们尝尝。
切了几段出来,把剩下的挂在灶间通风口儿上,这些个她晚晌赶好炒一顿。
天气较暗,她没重视到这个灯笼上写是个“郭”字,而不是“赵”字。
得了,这事儿就先这么着吧!
往另一个锅里舀了些水,架大火烧开,把腊肠搁里头飞水捞出。
楚戈讪讪的笑了下,漂亮的脸上尽是憨气,“刚在上阳村和赵叔儿多唠了会,这才回晚了,下次不会了。”
有小我在等着他回家,这类感受,真好。
要不她总想着夜里顶门的杆子掉下来,那俩木板子耷拉开来,敞开院门对着外头……
这会儿日头才偏西,烧饭是早了些,可楚戈下半晌在镇子里就吃了一半个菜包子,不到点准。
洗好米倒下锅,架火盖上盖子,秀娘扯了围腰系上,到院子里瞅瞅,看能弄点啥菜好。
“呦,这咋使得,安子,咱还是六嫂拿归去……”一斤肉可得很多钱哩!
且是怕秀娘推委,还说了,这些腊肠子她是给俩小的吃的,她秀娘可跟她客气不着!
刘氏这会儿估摸着是在院子里择菜,对着当间这堵墙就念叨上了。
忙活了小半个时候,总算是把门装上了,今晚秀娘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倒是她这个小叔子,他这声嫂子叫的也不含混,实在让秀娘好生迷惑,回想起来,这小鬼头比来还真是挺乖娃的。
看得出刘氏是想给自个儿搭个伴,秀娘只说了到时有空就去。
楚戈应了一声往灶里去,秀娘吹熄了灯笼里的蜡烛搁在墙边上。
等晾凉了些就给切成片儿,跟葱白叶子下锅煸炒,出锅前淋上酱油,搅合几下就得了。
送走了刘氏,秀娘把洗好的盘子清算到灶台上,拿了个罐子,从门口的米缸子里舀了大半碗的白米出来。
入夜的风吹起来凉飕飕的,可当下贰心窝子里倒是暖暖的。
刘氏一听,这才想起置田屋的事,前阵子老许家跟楚戈闹出那样大的动静,哪能说过就畴昔。
刘氏没再喊着让秀娘过屋帮衬,只说了一句就出了院子。
实在大伙儿一个村庄里住着,高氏娘家有丧事人手不敷,畴昔帮衬着些没得说,她只是不想让楚戈不欢畅。
她正揣摩着要不要去隔壁找季老六,叨烦他去寻寻,忽的瞅见从下坡那块有个灯火啥的晃闲逛悠上来了。
秀娘举着烛灯在边上照着,好让楚戈看的清楚些,楚安和小香儿帮不了啥忙,就在秀娘跟前跑来跑去的瞅着。
秀娘瞅着叹了口气,看来今儿早晨又得白米稀粥就咸菜了。
秀娘原想作火来着,可叫他这一句,倒是说不了了,出口只是抱怨,“咋这么晚哩,不是说好要早些回的么。”
吃完饭,楚戈就开端忙活着装门,那俩耷拉木板卸下来放到一旁,明早劈开了还能够当柴禾烧。
高氏的男人跟楚戈有过节,她如果没跟楚戈通个气儿就去给她家帮衬,到时楚戈晓得了,这不是用心给他添堵么。
等了半刻钟还不见楚戈返来,屋里俩小的瞅着是饿了,秀娘去灶里把午晌剩下的肉包子拿出来,这个她事前放到锅里蒸熟了,掰开一人一半让这俩小的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