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第1页/共3页]

普通皇子选正妃,多是皇上指婚。并且就算不是简在帝心手握重权的重臣之女,也毫不会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太常寺卿家女儿。说句不客气的话,一个戋戋的三品官员家嫡女,在皇子龙孙眼中,当真算不得事儿。并且正妃只是三品之女,那侧妃跟皇子/宠/妾,又能有何身份高的?

反观五皇子跟六皇子,面上固然和蔼,但手腕狠辣,心量狭小,实在不是仁君之选。

想到这里,俩人都有些悔怨,怎得方才就踌躇了?可转念一想到,如果老三战死漠北,亦或在此期间父皇有甚么不测,那都城当中还不是就他们俩人相争?

几位大臣分开以后,天子有连下几道旨意,无不是为睿王殿下铺路。当然,也命令让张满囤一行人随性,到漠北可便宜行事,更是赐下丹书铁券等物,只比及漠北第一时候接办军政事件。

过了申时张满囤才仓猝而归,见到自家媳妇满眼焦心,且并未小憩,贰内心涌过一丝心疼。方才出宫门时候,听黄礼说夫人曾寻人去打问,他就晓得,怕是自个担搁的久了,让媳妇内心不安了。

要晓得,自打入了都城,见了很多,也被文书言明里暗里提点了很多次,她毕竟明白了都城当中何止是自个想的那般庞大。就算是说诡谲也不为过。倘若一步踏错,怕是就要粉身碎骨了。

边上服侍着的张来闻言,忙去取了笔墨而来,天然,也有一方空缺的圣旨。世人跪地,洗耳恭听。

长叹一口气,她抿嘴一言不发的回身又回到了屋里。府中的人,除了她亲身采买的那些,余下的都是自宫里或者旁人塞出去的,就算自家男人没有直说,可她也清楚,那都是眼线。而本身这般烦躁不安,就怕落入别人眼中,会引发事端。

需求晓得,翰林院学士虽无实权,常日里只卖力修书撰史,最风景的便是成为皇子侍读,亦或是担负科举考官。看似职位清贵,但实际上并不受看重。

见皇上张口便是立储之事,众位大臣虽心有惊奇,但却都觉在道理当中。历代帝王为稳国之底子,多会早立太子,偏生当今反其道而为之,任凭朝堂之上为立储之事争论不休,都未曾定下储君太子。而现在,见储君之事定下,诸位天然昂首服从不敢有违。

而现在,不但没有动静,并且还是在宫门以内没了动静的。就算她们想探听,那也是故意有力。

待到立储的旨意送出宫门,几位在场的大人才复有得知,刚刚才立下的东宫太子,转眼就要去漠北之地了。此去凶恶,不知何时能归,更不知前程如何。

“香茗,你打发人去一趟宫门口,寻黄礼一趟,看看老爷是否有甚么事儿担搁了。”林宝珠端起茶,却一口都喝不下去,半晌只得叹口气复放下茶杯,然后焦心担忧的叮咛道。

这就是为何,当初美人茶送入赏菊宴的事儿,她跟文书言会那般慎重。

实在她内心也没个底儿,毕竟老爷从未这般不打号召就这般长时候未归。昔日时候,就算有人绊住了,老爷也会先行差黄礼或者侍卫长六哥回府禀告,也免得夫人焦急。

这一番话说的不轻不重,说是算不得甚么,还真没甚么。可偏生如了五皇子跟六皇子的耳朵里,就震惊的俩民气中大骇。

却不想天子压根不给他机遇,只神采沉了沉,缓缓转脱手上的帝王印戒,嘲笑道:“老五也老迈不小了,现在府中也该选王妃了,朕瞧着太常寺卿林大人家嫡女还不错,赶明儿就让皇后帮你掌掌眼。老六前些日子在皇陵自省,现在既回了京,就打本日起禁足府中誊写些孝经,也不白费朕的一片苦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