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女帝师四(39)[第1页/共4页]

俄然面前黑影一晃,本来是桥上的人用篮子向船中的游人放下小食,再钓上散钱。银杏摸出几枚铜钱换了两块用箬叶包裹的点心。裘玉郎的小厮乖觉地取出一袋铜钱,将篮子从钩上取下,再将荷包挂上。前面两桌吃不到点心,收回绝望的嘘声。那小厮将整篮子点心都赠给银杏。银杏目视于我,见我不反对,便伸谢收下。

裘玉郎笑道:“前人云,‘门有倚祸,事不成不密,墙有伏寇,言不成而失’[150]。鄙人不敢胡言乱语。”

绿萼拉一拉我的袖子,向身后的划子一努嘴:“女人,我们都付了订金了,船家也等了我们好一会儿了。这会儿不去,那订金也要不返来。”

银杏道:“能奉侍二蜜斯,便是最大的好处。”

裘玉郎一怔,道:“不错。”

只听裘玉郎又道:“京中流言四起。幸而圣上没有正法昌平郡王和信王世子,不然百姓定然觉得圣上囿于王气之说,出于私心,正法手足侄儿。”说着幽幽一叹,“落空民气,便不好了。”

我问道:“听闻大人去了西北,是几时回京的?”

我笑道:“你上划子,跟着画舫。一会儿我们乘划子返来。银杏跟着我。”绿萼正要辩白,我已经拉着银杏的手随裘玉郎向船埠走去。

那人深深一揖,恭敬道:“鄙人裘玉郎。久仰芳名,如雷贯耳。”

我暗自嘲笑:“对于女子来讲,面貌已悔,明净已失,可说生不如死。”

我这才转过身。但见此人身材矮小,肤色乌黑,剑眉星目,神采冷毅。一身宝蓝色圆领袍,头戴乌纱幞头。为示尊敬,我摘下覆面的轻纱,微微一笑道:“公子认得我?”

裘玉郎道:“那鄙人便大胆提点一二,或许蜜斯能想起来。鄙人分开军中之前,仿佛有宫里的特使来了西北。初时鄙人只是感觉他眼熟,细心回想,这才记起,本来这位公公是太后身边的亲信内监。此事蜜斯晓得么?”

绿萼笑道:“奴婢早就探听好了。那画舫中有八席,一席五百钱,从东边水门外的船埠上船,逆流而上,出西边水门下船。若不肯下船,就再付一席的酒钱,还在东门外下船。”

我晓得她俩在村中闷了一个多月,早不耐烦,也不忍绝望:“你们两个谁去探听一下,画舫在那边停靠,又颠末那边,席面所费多少。探听好了,我们就去。”

裘玉郎道:“蜜斯可晓得,太后身边的公公如何会去军中?”

我笑道:“既然大人亲目睹过,这话不该问大人么?”

我心中一凛。这话毫不会从太史局传出,更不会从高思谊、高旸与高曜口中传出,那便只要一种能够。日光偏南,晒得我半边脸滚烫。我取出帕子按了按汗意,不动声色道:“大人晓得,自古官方喜好传这些图纬符谶、鬼神之说,大人何必当真。”

那声音十清楚朗:“都说朱大人已去了青州,不想在此相见。”

我又道:“弘阳郡王殿下好么?”

我一怔:“本来是裘大人。恕玉机眼拙,玉机仿佛从未见过大人。”

银杏道:“奴婢只想像绿萼姐姐一样跟从二蜜斯,不想入宫奉侍大蜜斯。”

我笑道:“无妨,你们两个做主,不必问我。”

我笑道:“大人何不说些西北风景,边城民情,也好让玉机增加见地。流言讹传,还是少说为妙。”

绿萼娇声道:“女人就去吧。有银杏mm在,还怕挣不回这一两银子么?”

裘玉郎甚为对劲,笑道:“蜜斯放心,王爷在家中涵养,身子无碍。只是内心不大舒畅。”

慎妃出殡已是近四年前的事情了,自那今后,裘玉郎应当没有机遇靠近内宫。仓促一面,事隔数年,他仍然记得如此清楚。乃至我以纱覆面,他也能认出来,其眼力远胜凡人。心中不自发地产生畏敬之意:“本来是故交,玉机忸捏。玉机早已不是女官,大人不成再以旧称相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