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是幸焉?是悲焉?[第1页/共3页]

罗至公笑道:“东西方的大道还是通的。”

此中罗至公以一篇名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于明主为幸而于庸主为悲》的策论,拿下了天下大魁,成了崇祯十年的状元公。

三人谢了座,都规端方矩的坐了。

先给三人一人一个绣墩——他们仨很快就要行万里路了,以是现在能歇就别累着了。

这三位现在不得了啦,他们是崇祯十年科举大比的一甲进士!

和会试要连着考三天分歧,殿试凡是考上半天就能完事儿。并且这半天也不都用来做文章,还包含点名、散卷、赞拜、施礼等礼节,真正用来做文章的时候很短。

朱由检为崇祯十年殿试筹办的题目是:自崇祯初年以来,灾变比年,干旱由盛,自西北而中州,由中州而北国,虽十载亦未曾缓,乃至民难聊生,盗贼四起,国基摆荡,此亘古少有之灾变也。

说实在的,这个策题目目,对17世纪的中华土著而言,真是难到了顶点。能从看似内忧内乱的大变之局中,发明亘古未有之机遇的,那已经不是展开眼睛看天下,而是用望远镜在看天下了!

罗至公道:“和在松江一带布道的西洋人学的,”

三个大儒都入了万胜殿内给龙椅上端坐的朱由检行了礼,然后就闻声朱由检说话了:“赐座!”

“懂拉丁文吗?”朱由检问。

朱由检笑道:“以是你的《孔子遗篇》考得也好?”

罗至公摇点头:“不是......不过臣和徐订婚(徐光启)一起翻译过西书七千部,以是学了拉丁文。”

这不是大儒,谁是大儒?

不过这一世的朱由检并不按吹升官,随便上面人如何吹,他都当作耳旁风。并且他汲引重用官员的标准很奇特。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李自成、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张献忠、李锦、牛金星、李信、郑芝龙、沈廷扬......这帮被朱由检从中层官员、新科进士、海贼奸商,乃至从底层汲引上来的人,一个个都无能到了让人称奇的境地。

桐城方以智则以一篇名为《孔子遗篇既出则三千变局为大幸焉》的策论,拿下了三鼎甲中的次席。

说实在的,这些人的马匹工夫并不好,牛皮吹的也不大,出身也五花八门。有几个连长相都不好,要么看着像强盗,要么看着像奸臣,如何就给被朱由检的慧眼给发掘出来了呢?

所谓贡士,就是插手会试落第者,现在就等考完殿试,并且不出甚么大错,就是金榜落款的进士了。

“那是当然!”朱由检点点头,“天理、长生天、上帝,都是一样的。所分歧者是西洋教宣称天启,而儒学讲究求道......既然西洋的道和我们的道是一样的,你情愿去西洋本土看看他们的道,再将此中无益的道带返来吗?”

在打仗西方布羽士比较多的东南本地一带,很多士大夫都被“西书七千部”所吸引,成了教徒。也有一些没有入教,但也学了拉丁文,帮着耶稣会布羽士翻译这些册本。

“你是上帝教徒?”

紫禁城中,巍峨寂静的建极殿内,这个时候已经摆上一排排的桌椅。每张桌子前面,都端坐着一名正在封笔疾书的贡士。

不得不说,这三人看天下的目光都有一套......特别是罗至公,非常灵敏的指出的变局是往好了变还是往坏了变,关头在于带领大明朝的天子老子行不可!

朱由检点点头:“好!你就去当驻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使臣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