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反贼快跑啊!(求订阅)[第1页/共3页]

而大明各地市道上的盐价差异很大,每斤约在银一分五厘到三分,均匀约是两分。十亿斤食盐在市道上的代价就是2000万两白银......”

“师弟殿下真的要废除盐法盐政?”

扬州卫批示使徐永基是徐达的子孙,不是两公府的嫡派,而是魏国府的旁支,以是当不了国公,但还是捞到了一个批示使的差事,并且还是比较有油水的扬州卫批示使。

除了徐永基以外,南都有头有脸的勋贵,几近都会在仪真守备所统领的扬州卫、淮安卫、高邮卫等淮扬诸卫中插一脚,以便他们插手两淮盐业。

后代传说贩子和东林如何如何的,实在并不是统统的贩子都会用大把银子养着东林党当他们的庇护伞。比如郑芝龙固然也给钱谦益上贡,但是老郑并不太依靠东林党。老郑的繁华是用水军打出来的!在现在东亚的海面上,除了西洋人外,还没有谁敢说能和老郑掰一动手腕。

来抓他的锦衣卫反应也够痴钝的,直到两父子出了扬州城,他们才慢吞吞的入府抓人。

而来自内廷的南京守备寺人、淮安镇守寺人,一样能够插手扬州盐务。

“甚么?那么快......”徐永基吸了口冷气,“有多少人?”

这下徐永基就有点手忙脚乱了,就在他向南京方面陈述这个动静的时候,纪坤那小子一不留意就把他给告了!

“有十来小我,已经把我们家的正门给堵了!”徐护爵吃紧地说,“爹爹,我们从速从后门走吧.......”

可没想到整治到一半,史可法和高雄图都去保卫孔子了,而朱慈烺却带着大兵来了扬州,同时还传来了史可法出售魏国府的传言!

而食盐就不一样了,食盐是把持运营的必须品!并且加工本钱很低,盐商也不是灶户,他们本身不加工食盐,实在就是一群包税贩子。而当包税贩子不能向发包的朝廷交纳充足数量的税收的时候,朱慈烺还要他们干甚么?

纪坤纪举人固然是军籍,但是却和东林、复社走得比较近,常常代表东林党庇护的徽帮盐总找南京勋贵庇护的老西盐总的费事,以是比较惹人讨厌。

扬州不能呆了,得跑啊!

老头子不愧是徐达的先人,做事果断,当机立断就决定扮装出逃,随便清算了一点金饰,然后就和儿子一起从家宅后门溜走了。

竟然胜利逃脱了......

纪坤走后,大师兄郑森顿时凑上来问起盐法盐政的事儿了。

“那又怎地?”朱慈烺嘲笑,“瘦西湖之水可凉着呢,咱这位教员是不敢往内里跳的!”

“使不得?”朱慈烺皮笑肉不笑的,“本宫上哪儿找不到三十几万两?大师兄,你说呢?”

而勋贵、文官、寺人这三方,在扬州的勾心斗角,也就首要环绕盐利展开。

扬州是盐业重镇,两淮盐运司就设在扬州,八大盐总也常住扬州。以是扬州卫批示使徐永基也少不了要插手盐业,他一方面是魏国府在扬州的代理人——代表魏国府向扬州八大盐总收庇护费,并且还参与四个老西盐总的买卖,魏国府可拿着这四家的暗股!

水凉?师弟为甚么老说水凉?郑森心说:还能够啊,现在才七月,不是很凉啊......

郑森摇点头:“但是这事儿牵涉太大了,不但两京勋贵有份,恩师仿佛也和淮扬盐商多有友情。”

派人庇护,再放归去......千岁爷也不嫌费事!

“而万积年间盐课支出最多的时候,两淮盐课岁解也只要68万两有奇。”朱慈烺笑着说,“2000万两当中,只要68万两是朝廷的,哦,在崇祯十六年,大抵连34万两都没有了!这盐法行得没意义,不如拔除了拉倒,就由着官方自在买卖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