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接着说:“现在代藩、鲁藩、唐藩都有一府之地,之前本宫还想把太原封给吴三桂的。也就是说,藩王、藩国公都能够永镇一府!

“臣也传闻过,”刘孔昭说,“千岁爷是在效仿太祖高天子,以塞王守边御虏吧?”

大员就是台湾,后代的宝岛,不过在现在倒是个很扎手的岛子。台湾海峡上风波很大,特别是靠近台湾岛这边有所谓的“黑水沟”,海流很急,很轻易丢失方向。当时有句谚语描述渡海登台是“十去、六死、三留、一转头”,就是说十人渡海,六人淹死,三人到达,一人放弃返回。

“臣传闻过。”常延龄道。

怀远侯、诚意伯都是我大明建国功臣以后,情愿做个榜样,受封藩侯、藩伯,替朝廷永镇一方吗?”

如果朱慈烺不想落空台湾,册封郑氏为台湾领主就是独一的挑选。

不过现在台湾岛上,却不止郑氏一家,在台湾南部,另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据点。

这但是世世代代的繁华啊!这下连刘孔昭都有点热血上脑了。他这个没有地盘,也没甚么军队的勋贵,在这乱世当中就是肥猪,谁都不晓得甚么时候就叫人给宰了。

朱慈烺又看着刘孔昭,“诚意伯,你想要那里?湖口、彭泽不能封给你,不如就把德安县封给你家吧。”

别的,从崇祯元年开端,每次福建闹灾,郑芝龙都会出钱出船,运输饥民去台湾开荒。累计数量恐怕不下十万人!

真给啊!

“两位可接到本宫方才收回的令旨了?”朱慈烺看着两人,笑着问,“你们可情愿分开南京,去当湖南总兵官和九江守备?”

“好好,”朱慈烺笑道,“本宫就封你做道州侯,再赏你10万两白银,给江都常氏后辈充当盘费。不过你家在东南占了的卫所地盘,本宫都要收回的。”

“情愿!臣情愿替千岁爷去守备湖南!”

短短一日以后刘孔昭、韩赞周和张慎言就一块儿坐着操江海军的战船来了扬州城。

在后代的嘉义一带,现在聚居了多量来自福建的汉人移民,他们都受郑氏个人的庇护。

见到常延龄和刘孔昭后,还客气的号召他们落座,见两人有点拘束,还笑着让他们宽坐。

“千岁爷,”常延龄已经给朱慈烺跪了,“臣常延龄携江都常氏3000后辈兵,愿为太子戍守道州,永镇斯土!”

朱慈烺笑着摆摆手,“无妨,岛上的荷兰人本宫来摆平......本宫自有体例!你尽管将令尊请来南京,本宫自和他相谈。”

他老常家在扬州卫的地盘都没了,三千后辈一夜变耕户,今后日子如何过?现在能有个永镇世守的地盘,那是再好不过了!

......

他这个智囊的本领是往下使的,如何对于地主老财和强盗土寇是非常特长的,对于南京勋贵,朝中的文武大臣却没甚么招儿。

此中刘孔昭下船后就和前去驱逐的常延龄直接来了大明寺,请见抚军太子朱慈烺。而韩赞周和张慎言则去了天宁寺行宫,朝见崇祯天子了。

刘孔昭咬咬牙,也噗通一下给朱慈烺跪了,“千岁爷,臣有奥妙事件要向殿下禀报!”

“成了!”朱慈烺笑了起来,“一个封道州藩侯,一个封德安藩伯......都是永镇一方了!

刘孔昭顿时就愣住了,太子爷到底是被骗了,还是看破了本身的诡计?他为甚么拿出个九江守备来拉拢本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