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以富官换穷绅怎么样?[第1页/共2页]

“但是官田十取其二如何够?”朱慈烺的答复,却出乎罗至公的预感,“本宫是不差饿兵的,要让人实心用事,当然得给足俸禄了......除了两成的官、军、隐田,松江本地的商税也能够分红!商税中的关税、盐税皆归朝廷,但是过税、住税、酒税、契税,都由处所和朝廷分红!以松江之富,一年分到一二十万两白银,当不在话下!

明末米价昂扬,二十多万石白米相称于四五十万两白银,这但是极大的好处啊!提出这个价码的罗至公内心是有点忐忑的——会不会要的太多了?

朱慈烺目光灼灼,看着满室的东林君子,“诸君感觉,如许的前提能够在松江府寻到充足多的士大夫和壮勇之士,为国所用吗?”

罗至公道:“本朝的管理之道向来是绅富而官穷!绅者,秀才、举人、官户也。本朝虐待读书人胜于唐宋,以宋朝为例,文官俸禄优厚,官户又免税免徭役之利。但是官人官户又有多少?进士难考,得官不易,举国之间,三年不过数百。天下的官户也就是几万家,虽有各种虐待,但破钞毕竟有限。

“门生的体例就是以富官换穷绅!”罗至公推出了本身的“处理计划”。

“说说看,”朱慈烺笑着又问,“本宫应当如何高薪养官?”

“言之有理!”朱慈烺笑了起来,这是人才啊!将来能够当罗阁老的!

官员们替皇上家打工,但是皇上家的俸禄微薄,在绝大部分官员的家庭支出中占比微不敷道!

别的,在朝或是在别府任职的松江官员,天然另有一份厚禄能够拿!”

这才是大明文官勇于对抗皇权的底子启事——他们的经济根本,压根就不是皇上的俸禄,而是对国度税赋的分润之权。这不是官俸,而是绅权!

如果遥远州郡不出乱子,北方的鞑子也不来插一脚,东南有啥铲不平的?

不过处所上给官户的虐待又远高于举人,以是即便是那些明面上的清官,绝大多数还是能通过分润国税多少捞上一点的。如果这官员来自东南富庶之地,那么不是赃官也能当上大富。只是这钱不是来自天子,而是取自处所......本朝的吏治中最大的败笔,就在此处了!”

暮年大明定都南京,看着荷包子。成果边军在燕王朱棣的带领下反叛!

罗至公接着说:“如果太子殿下想要收东南绅权,就必须高薪养官,让实心用事的官员能从朝廷收回的绅权之利平分肥。如许一部分士绅出身的官员,才会为朝廷去夺其他士绅的财权。”

厥后朱棣迁都北京,亲身看着边军,东南士绅又随即崛起......

起首为朱慈烺献计献策的是黄宗羲,他拈着髯毛,侃侃而谈道:“太子殿下,晚生觉得本朝绅强而国贫的本源在于秦废封建之罪。天下大而难治,天子所及所顾有限。是以不能以官治民,而只能以官抚绅,以绅治天下万民。这就是所谓与士大夫共天下!既然是与士大夫共天下,那么士大夫天然要从中得利。其得利多寡,就取决于朝廷之强弱远近。

这回说话的是罗至公——今次恩科的状元公就看他和黄宗羲的表示啦!

而晚生应对之法,则是近郡则严治,远州则方镇。以克难新军十数万之众,由北地南下的勋贵、世臣数千之家,从各地堆积而来的宗子数万之人,还怕管不好南直隶、浙江、江西的数十州府吗?以是门生感觉,真正需求留意的还是遥远州郡和北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