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敌在莫斯科(求订阅)[第1页/共3页]

关外的多铎是一个!察哈尔的正统如果没了,那么他就能持续盗用蒙古大汗的名义去节制喀尔喀三部和科尔沁部。

罗刹国已经灭亡了金帐汗国的后嗣,现在又篡夺了巴尔虎人的贝加尔湖地盘,从一个西洋小邦,一跃成为地跨万里的泱泱大邦。西蒙古的瓦剌人已经遭到他们的打击,丧失了很多地盘。现在依托我朝的支撑,才稳住结局面。并且罗刹人出自西北极寒之地,喜寒怕热,喀尔喀蒙古之寒,恰是罗刹人所喜。是以金帐后嗣诸汗国所失之地,都被罗刹人完整占有,而金帐诸汗后嗣,则大多为罗刹人所搏斗......若蒙古亡于罗刹,就是灭种了!

朱慈烺晓得她在对付本身,不过也没如何计算,因为一个弱势的蒙古正统,恰是他所需求的东西。

因而从崇祯元年六月开端,明朝和察哈尔部就打了起来,战役一向持续到崇祯二年,屡战屡败,丧失惨痛的崇祯天子才不得不以规复市赏为前提和林丹汗媾和......而林丹汗固然得胜,但是也在和明朝的战役中耗损了元气。

这己巳之变的祸端,多数就是在此次“封贡之战”中埋下的——如果没有这场战役,大明和林丹汗仍然能保持天启年间的联盟干系,皇太极多数不敢策动“一征察哈尔之役”,即便另有“一征察哈尔之役”,皇太极也不成能获得那么大的战果。

朕还会在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黑龙江都护府辖区内划出草场,供察哈尔和鄂尔多斯两部牧民避寒越冬之用。这些夏季草场并不是外藩蒙古之地,乃属大明的内藩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黑龙江都护府统统,但是答应察哈尔和鄂尔多斯两部在夏季利用,以是蒙古半为内藩。

朕和金博果是私谊,而朕和阿布鼐的父子之谊乃是代表大明和蒙古两国将要建立的交谊,明蒙两国互为仇寇两百多年,相互争斗,几近于同归于尽。乃至是两虎之斗,便宜了坐观的外人。大福晋,你可晓得这外人是谁吗?”

不过现在也不是教诲弟弟的时候,朱慈烺也不会把内心的不痛快放在脸面上,而是笑着点头道:“好啊,一个也是收,两个也是收......朕就收阿布鼐当干儿子。不过朕和阿布鼐的父子之谊,同朕和金博果的父子之谊还是不一样的。

而满洲只要不能紧紧节制察哈尔草原,如何能够有己巳之变?哪怕林丹汗不帮明朝禁止皇太极,皇太极也不敢入塞——因为他一入塞,林丹汗就去抄科尔沁草原了!

并且在明朝和林丹汗苦战正酣的时候,皇太极还策动了“一征察哈尔之役”,篡夺了察哈尔及哈喇慎(宣府以外,元上都故地)之故地,从而获得了绕道蒙古草原犯境北京的通道。

“大福晋,”朱慈烺道,“朕传闻你和金博果要来,就让人筹办好了一份《宗藩条约》......这份条约是用来规定蒙古和大明干系的,大明为宗,蒙古为藩,朕为父,阿布鼐为子。而蒙古之藩,则是半为外藩,半为内藩......喀尔喀蒙古之地为外藩,将来就由察哈尔和鄂尔多斯共掌,察哈尔为汗,鄂尔多斯副之。

说到这里,朱慈烺又瞄了一眼崇祯天子,崇祯刚才还乐呵呵的,现在听朱慈烺提及明蒙相互斗争让满洲得利的事情,神采已经有点阴沉了。

而察哈尔的蒙古正统如果存在,那么漠南、漠北那些黄金家属的分支就得捧着察哈尔家属。

朱慈烺笑道:“满洲的确因为我们两家护斗而崛起......如果明、蒙早化兵戈,怎会有几近同亡的大祸?”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