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胸有成竹,施老太太就不再提找花匠的事。

施二夫人和屋里奉侍的人都笑起来,听施乔和施承恩辩论,只要施雨彤撇了撇嘴,凑到二夫人身边撒娇:“祖母,晚膳我想吃海蜇头拌鸡丝。”

*

施二夫人喜好小辈承欢膝下,远亲的孙子孙女都随儿子儿媳在任上,身边只要施二爷的一双后代――族中排行第五的施承恩和排行第六的施雨彤。以是她喜好旁支的孩子来玩儿,特别是施乔摸样长得好,嘴又甜,固然很少入京,不常来青竹巷,但每次来都欢声笑语,让人欢畅。

施乔就笑着“哼”了一声,嗔道:“这还差未几!”

“祖母怕我养不好,正想找个花匠帮我照顾那盆白雪塔,您就送了个花匠来,她白叟家笑得都合不拢嘴了。”施乔先向二夫人伸谢,然后奉上本身亲手做的点心作为谢礼,接着问候大老爷、二老爷、二夫人的身材,又问大堂叔和九堂叔这个月有没有寄信返来,二堂婶比来有没有陪她到碧云寺进香……东拉西扯地唠家常,像只欢畅的小云雀。

施承恩顿时满十八岁,是个活泼开朗的少年,已经定了亲,来岁就要娶媳妇了。眼下他和施雨彤已经清算好,坐到了二夫人身边的锦杌上。

施乔在一旁看了非常佩服。

不过青竹巷的奴婢提起大夫人都非常恭敬,传闻早些年她管家时和二夫人一样高超,乃至比二夫人更加恩威并施,连外院那些管事在她面前都服服帖帖的……

传闻当年施大爷和施九爷离京时,曾想让妻儿留在家里奉侍父母,是施二夫人不忍他们伉俪分家,又压服二老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两个儿子带着妻儿一起走了。接着又说通了大老爷,让科举不得志的施二爷帮着打理碎务,赐与施二奶奶管家的权力,几年下来伉俪俩人做事当真尽责,把青竹巷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某些等不及想分杯羹的旁支无话可说。

施远茂是先帝元丰三十年的状元,同年娶河南光州朱家的嫡女为妻,为官三十余载,一起青云直上,现已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乃是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美中不敷的是,施远茂子嗣薄弱,大夫人只生了个女儿,妾室所出的庶子也短命了,传闻早些年,他也曾想过过继一子持续香火,但厥后不知为何作罢。

*

“五堂哥,你这话说的,像是不欢迎我来似的!”施乔跟他开打趣。

现在还未到放学的时候,静安堂里静悄悄的,施乔一起走出去,各处当值的丫环纷繁施礼。

青竹巷施家的宅院分三路,中路和东路住的是嫡支,西路住的是施家旁支和一些凭借施家的人。施家嫡派向来子嗣不繁,现在只要大老爷施远茂和二老爷施远英两兄弟。

青竹巷施家已经五代没有分炊,族人浩繁,有些人不要说施乔,就是曾在青竹巷住过两年的施老太太也认不得。到了青竹巷,施乔直接去了东路,施二老爷和二夫人住在东路的静安堂。

施远茂兄弟俩人都是官居要职的肱股之臣,族中后辈也多在各地仕进,是以青竹巷施家正值烈火烹油、鲜花招锦之盛,在此光芒下,阔别朝堂、人丁不兴的润州施家显得毫不起眼也就情有可原,更何况施乔的祖父施道芳本来就是青竹巷施家的旁支,且已经病故多年。

施承恩哈哈地笑:“那里的话,我是说你可贵回都城,应当多过来坐坐!”

到了施二老爷伉俪起居的院子,有施二夫人身边的大丫环在抄手游廊迎她。待进了院子,入目炫木葱茏,安好高雅,屋前的台阶两侧放着两尊青花瓷大海缸,各养了几尾新鲜的锦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