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称公,各势的较量[第1页/共2页]

崔琰道:“主公三征孙权皆无功而返,天数三分之势,主公何顾如此固执?”

司马懿起家施礼:“仲达领命。”

曹操道:“你且先入坐,待军议后,再行回府筹办,次日解缆。”

曹操道:“甚好,安定凉州之事,便交与你与妙才两人,令你为征北护军将军参谋一职,本日启程往夏侯渊大营。”

崔琰道:“主公年年交战,国库空虚,百姓饱受战乱,流浪之苦,待生息数载,复兴兵马也不迟。”

曹操望向贾诩问道:“文和,以你之意,孤是否再进一步?”

曹操不作答复,若天下一统,还权于汉帝,还是改朝换代。

司马懿道:“主私有令,仲达愿往。”

曹操嗯了一声,又看荀彧,“友若,孤若称公,你意下如何?”

曹操点头,回道:“伯达所言甚是,若我故去,那个可继丞相?”

曹操扫过席中,司马朗,荀攸,荀彧,程昱,贾诩这几人却未曾发声应和。

司马懿道:“主公贤明。”

曹操嗯了一声,三息过后,又道:“适妙才雄师正驻槐里,徐晃雄师正驻蓝田,可叫妙才起兵入陇西,徐晃剿韩遂。”

曹操皱眉道:“有何不成?”

曹操道:“愿闻其详。”

席中谋士,武将吩吩附合,董昭,华歆,王朗,纷繁进言:“丞相称公,乃是众望所归也。”

曹操又望荀攸:“公达如有设法,尽可与孤一言。”

备注:妙才乃是夏侯渊之名。

司马懿道:“主公自有定断,仲达不敢妄言。”

篡汉登基,又岂不是让天下百姓嘲笑,刘备,孙权常将本身以王莽喻之,本身如果篡汉,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曹操道:“孙权攻取交州新定,刘备领兵入川,此时恰是良机,孤年世以高,若不趁此机会南征,灭了孙权,假以光阴,江东民气凭借,建国封号,却再难攻打。”

还权于汉帝,曹氏一族,夏侯一族,乃至草泽将军,寒士新贵又如何善了?

荀攸道:“丞相称公,定会叫刘备,孙权有机可乘。”

曹操笑道:“景兴你且与孤道来。”

王朗道:“其一鼓励将士,其二荫福子孙,其三引为外援。”

曹操又道:“孙权雄据江东,守长江天险,孤三征无功而返,孤想玄月后,待秋粮入库,再点十万雄师亲征孙权,诸公觉得如何?”

曹操道:“若定凉州,破马超,非一奇士随军不成,仲达愿往否?”

荀攸道:“其一刘备久居新野,官方有喻光武汉帝刘秀,荆襄之民皆觉得丞相乃王莽,刘备为真龙之命,此乃刘备与诸葛亮造势之计,其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荆襄之士皆觉得刘备礼贤下士,重能任贤,仁主也,此乃刘备与诸葛亮造相也,其三刘备重用黄忠,魏延,此两人,一人名将以后老将,一人乃卑名无耻虎将,此乃刘备与诸葛亮拢心之计,贵爵将相宁有种乎。此一收荆襄民气,此二收荆襄士人之心,此三收荆襄将人之心,至此服三心,刘备据荆襄可称一国,主公若想取荆襄之地,不克江东不能定。”

席中荀彧叹道:“古有齐国管仲,今有丞相也,崔季珪何故言丞相无以立堂?”

王朗知曹操一心想称公,只是不能亲口道出,王朗若想升任,便要踩着别人肩膀上爬,所谓识时务者为豪杰。

曹操道:“何报酬将?”

崔琰道:“孙权若灭,主公是称王还是称帝?”

贾诩拱手施礼:“丞相安定汉中,乃大功也,不成不赏,丞相封公家望所归,文和附议。”

曹操又问:“若孤称公,公达觉得如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