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楼桑少年[第1页/共3页]

诸葛亮正要解释,刘备却抢道:

“实在不然。孤本中山靖王以后,何如推恩令以后,刘氏宗亲之职位越来越低,几与布衣百姓无异……孤幼年时,父亲早丧,糊口费事,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说来忸捏,那一句‘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只是愤激于朝廷不公,这才有感而发罢了。”

时刘备入主蜀中后,鼓励生长蜀锦行业,由是家家户户皆种有桑树。便是持重的汉中王府内,亦各处可见亭亭如盖的诸多桑植。

羽葆盖车是天子的专属车驾,当年秦始皇巡游天下时,乘坐的就是羽葆盖车。

诸葛亮大惊,心道,莫非主公人至暮年,豪杰气短了么?因而忙正色劝道:

“孤本一事无成,屡战屡败,幸得一起走来,有你们几位手足兄弟誓死跟随,不离不弃。以是这扫清乱世、匡扶汉室并非孤一人之志,而是我等诸人之志。”

诸葛亮佩服于地,语气还是断交:

刘备说着说着,俄然叹了口气:

诸葛亮进得寝宫院落,正见刘备一身孝服,负手立于一株参天大树之下深思不语,瞧他一动不动的模样,也不知站了有多久。

诸葛亮抬眼望去,但见刘备固然须发灰白,神情疏朗,但幸亏嗓音宏亮,气度还是,转眼便知身材不豫只是主公的推让,曹丕篡汉一究竟在并未击垮这位顿时君主的意志。

“孔明,你心中必然在想,孤自小就有弘愿……抑或野心了吧?”

刘备听到这儿,倏忽收敛了笑容,眯眼道:

诸葛闻罢,缓缓点头。

桑树下,刘备摇了点头,持续言道:

说话间,他已经逼近到诸葛亮跟前,目光灼灼,紧紧盯住诸葛亮的眼睛,语气俄然变得峻厉:

“说来忸捏,孤这半生,兵马倥偬,劳累驰驱,却没做出半点功劳,直到遇见孔明你,这才三分天下有其一。现在来到蜀中,日子也好了,也创出一些局面,可惜云长和孝直他们却中道离孤而去……”

他深知刘备的为人,重交谊,好颜面,刘协活着一日,他就永久不成能即帝位,思来想去,只能借口刘协死于曹丕之手,才气让即位之举显得名正言顺。

说罢,以头触地,再不言语。

顿了顿,他的面色垂垂变得刚毅:

“孤是河北涿县人,故乡旧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也如面前这棵大树普通,高五丈余,眺望童童如车盖。”

“孤的颜面易舍,但汉室列祖列宗的面子难弃……孔明啊,你们既然上报孤曹丕弑君篡汉,孤只当究竟如此,须为孝愍天子服孝半年,其他诸事半年以后再行商讨吧。”

“厥后在孤十五岁时,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一起就学于同郡卢植。卢师文武全才,品德高贵,常有匡扶社稷,布施世人的志向。孤在他身上看到诸多长处,比方刚勇朴重,比方践行仁义,比方一心为公、比方不畏强权,比方喜怒不形于色……也多亏他多年教诲,孤这才得化愤激为力量,立下扫清乱世、匡扶汉室的弘愿向!”

“本来主公在少年时曾说出如此豪言,莫非他在当时就心胸弘愿了么……”

刘备伸脱手重抚树干,持续道:

“孤这平生不好女色,不贪财帛,却恪守人臣本分,珍惜名声……但我等诸人因一个共同的志向走到一起,斗争至今,岂能因孤一人而中道辍弃?但若使孤冒天下之大不韪自主为帝,也是实现我等志向必践之事的话,孤准你就罢休去做!事已至此,孤不怕晚节不保,更不在乎天下人的观点!”

“孔明,尔等是否欺孤年老,用心以天子被弑来诳孤,欲调拨孤做此不忠不孝之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