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横生波折[第1页/共2页]

他此言一出,帐中诸人俱倒吸一口寒气。闹了半日,本来这边两万余人只是东吴偏师,连主力都算不上。

向朗点头道:“如此还是过于冒险。”

关兴闻言,虽有些不乐意,但也只得抽出环首刀,将捆绑在诸葛瑾身上的绳索堵截。

跟着关羽部慢慢深切疆场,姜维吁了口气,口中缓缓吐出两个字:“此战定矣。”

等他走后,王甫忧愁道:“连番苦战,方才破了这几路追兵。火线又路途不靖,真不知该如之何如。”

激斗了一会儿,西方烟尘高文。

一日三战,接敌两万三千,竟然三战皆胜!数番大战几近都是压着吴军打,这等豪举已经完整将这些年青男人的血性激起上来。

******

关羽道:“子瑜但说无妨。”

正面的汉军见状,顺势欺进。前后夹攻之下,即使吴军再是精锐,也抵挡不住,旋即宣布溃乱。

向宠批示着俘虏,早夙起灶做饭。将士们大战方歇,等待间隙,放纵狂歌,士气如虹。

关兴双目充满血丝,神情怠倦,但他却行动轻松,一脸得东风对劲。

关平闻言悻悻而退。

主帐内灯火透明。关羽高居长官,两首别离坐着向朗、关平、姜维、廖化、赵累、王甫诸将。

他顿了顿,又道:“以平之见,还是趁着孙权尚未到达之际,赌上一把!说不得就能杀出一条血路。”

诸葛瑾双手抱拳,哈腰道:“良禽择木而栖,今君候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朝夕,何不归顺吴侯?如此既能够保百口眷,又能复镇荆襄,于你我两边而言,难道幸事?幸君侯熟思之。”

是役吴军大败,战死、重伤两千余人,大半逃窜,余者皆降,诸葛瑾被俘虏,孙桓在亲兵的搏命保护下突围逃脱。

关羽展开本来眯着的丹凤眼,沉声道:“子瑜是为父老朋友了,安国速速解绑,休得无礼。”

关羽起家走向诸葛瑾,负手缓道:“某与孙权、吕蒙二人势同水火,必不相容。此前多蒙你从中缓颊,本日某不杀你,你自去罢。”

诸葛瑾躬身道:“瑾本日沦入君候之手,要杀要剐,自当快意。只是临死之前,另有一语,万望君候三思。”

吴军本阵的重视力都在对付正面的汉军,那里会推测背后又杀出一支马队?一时被撞得人仰马翻,惨叫不止。

诸葛瑾满面羞惭,情知以关羽的为人道格,他是千万再劝不动了,当下行了一礼,再不言语,回身而去。

唯关羽面不改色,朗声道:“某蒙主公以手足相待,怎能背义投敌?玉可碎而不成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成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陆逊小儿如果敢来,某正欲与其决一死战!劝降之言,子瑜休要再提。”

跟着关羽救兵的到来,场上情势陡变,从本来的势均力敌,到胜利的天平终究朝汉军倾斜。

关羽点头道:“子瑜,别来无恙。”

他话尚未说完,关平拔剑而起,作势欲斩诸葛瑾。

但诸葛瑾为人谦逊,从不火急直言,也不会弗了关羽的面子,向来都是点到为止。厥后经常作为东吴的使者出使关羽处。一来二去,两人便有了三分友情。

向朗蓦地问关平道:“倘若诸葛瑾此言失实,我军最坏的处境当如何?”

但营盘里的汉军于营中空旷处升起无数篝火,环绕着放声高歌不止。

本来关羽坐镇荆州时,对东吴的态度一贯倔强。东吴多次三番来讨荆州,皆被他三言两语赶了归去。老子凭本领借来的荆州,凭啥还你?

诸葛瑾稍稍活动下筋骨,即躬身施礼道:“瑾拜见君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