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说子龙[第2页/共3页]

赵云闭上双目,深深的吸了口气,这才拜道:“但愿使君不负本日之语。”

何白一愣,这是如何回事?赵云竟然不鸟自已?自已真的是不如刘备么?提早这么多年跟赵云打好干系,都不能获得他的尽忠之心么?

“如果君王仁义,珍惜万民。我对他行忠义之事,另有事理。君王如果不仁,我还对他行忠义之事,就是对天下万民最大的残害。是以我的忠义只对江山社稷与天下万民,绝对不是对刘氏一族一姓忠义。言尽于此,还请子龙细思。”

赵云目光当中闪过一丝打动之意。连续4、五年时候,从一介新任军司马,倒现在的一州刺史,何白对自已的渴求向来都没有变过。而自已呢?

“除少数几部诸侯外,大多数都要保存气力,便于今后名正言顺的盘据自主。现在的天下,恰是到了群雄盘据之时。而最为无助的,还是这天下的百姓们。冀州的环境子龙是见过了,而中原之地,子龙你却没去看过。那真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以人骨为炊,易子而相食。百姓们不说保存坚难了,但求一餐都难,只求速死罢了。”

“但是这个天下既然已经乱了,那就要速速的抛开往时的忠义之心,新建一朝,代替旧朝同一天下。如果还保持旧有的忠义之心,对汉室缝补缀补,这给天下带来的绝对不是但愿,而是绝望。这就如蚀疮去腐,越早决定下来,对天下的风险也就越小。”

与公孙瓒的酒宴以后,何白将一起赴宴的赵云留了下来。赵云是随孙乾一起从公孙瓒营中过来的,因为要先欢迎公孙瓒,以是对他没有大过存眷,只是看了两眼,好一个俭朴英挺的小帅哥。直到酒宴以后,何白才乘醉召来发言。

何白令人取来冷水,洗了一个冷水脸后,让自已复苏了一下。方对赵云深深的拜道:“我对子龙的渴求,从中平四年时起,至今已有4、五年了。亲身去往真定拜见也不下三回,子龙应当深知我的至心才对。为何子龙现在却……子龙能给我一个来由么?”

“直到前年,士大夫们以为外戚十常侍误国,因而一并诛除。外戚、寺人是诛除了,皇权也旁落了。吾不见士大夫有何力挽狂岚之能,匡扶天下之举,却见董卓擅权篡逆、残暴不仁。好不轻易见到关东会盟,但士大夫所构成的诸侯们却私心自用。”

何白长吐口气,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我何白,也不免会有很多讹夺之事产生。子龙可有甚么难言之隐么?如果没有,那就是看不上我何白了。当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子龙看我不上,我亦能够了解。但请子龙实话实说,好让我有改过改过的机遇。”

赵云一到,何白就欢乐的上前拉着他的手道:“我久闻常山赵子龙的贤名,曾数次亲身前去赵庄拜访,不料今时才气得见。子龙,子龙,我盼汝盼得甚苦矣……”

此时再送赵云一柄,慎重其事的说道:“此剑可名‘谏君’,但请子龙持此剑,经常随我摆布。我如有过,还请明谏之。我若行大恶于万民,还请刺之。”

只在黄巾之乱时跟从兄长抗击过黄巾对真定的侵害,以后就弃家学艺多年方归。二十四岁了,乃无一丝名誉在身,何白却还是如此情深,怎能不叫自已打动?只是……

何白大喜,又一大才上了贼船矣。就如刘备所说,凡是有志天下之辈,有谁又会疏忽天下百姓的存亡。凡自擅自利之辈,终究只会兵败身亡。

厥后何白在常山灵寿县立下何府,生长私产。在到洛阳之前,曾叮咛下人对赵云的兄长多番顾问。每逢年节,都会上门送礼拜见。几年下来,他已从行动不便,到能自在走动。近年来还曾娶得一妻,不向汗青中那般,年纪青青就死掉了。赵云要返乡奉侍其兄,这清楚就是借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