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末法时代 生离死别[第2页/共3页]

太下台星,应变无停。

张道生见徒儿堕泪,很多话到嘴边又说不下去了。

“祖师!我道传承真的要断绝了么?”

张牧之乘车离了龙虎山,行了十几个时候,间隔金陵已经不远。

“我等修炼之人虽苦求天道,未证天仙便仍在人道当中,一言一行便与人道兴衰息息相干。”

“伯父!侄儿自幼父母离世,由您扶养成人,向来没有违逆过您的意义,只是此次却不能随您远走外洋了……”

“我要留下,道统灭尽就在瞬息,正要我远走外洋替你讳饰,才气使残存气数持续,而后待你修行有成,方可顺利担当道统!”

张天师伸手抚摩了下徒儿头顶,长叹一声,却不再开口解释。

想到此处,张牧之眼泪又流了下来。

张牧之来到师父中间,见木匣内有两方印玺:一枚螭龙纽,白玉质地,两寸见方;一枚方纽,青玉质地,一寸见方。

张牧之闻言,心中满满都是绝望,思考很久后神情又变得果断起来,在蒲团上俯身而拜:

张道生沉默半晌:“我将携祖师印、剑避居外洋,或可为我道持续几年气数!”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师父。”

张牧之忍不住心中的怅惘,昂首望向香案上方的祖天师法像。

张道生忍不住感喟。

张牧之身为当代天师的关门弟子,亦为天师府嫡传血脉,自幼时便诚恳于道,供奉祖师多年,话出口后便认识到不当,赶紧低头向祖天师告罪,而后默念净心神咒。

“已能使真气指导气血,只是尚不能耐久,勉强运转几个周天后便难觉得继了。”

“金陵看似是动乱中间,不过必定要先安抚金陵城中百姓,如此才气稳定民气,你在金陵恰好避祸!”

“师父,而下固然时势动乱,却一定没有江山安定的一天,这末法之世……”

“看来两军争斗到了关头时候,此时去金陵不免要生出变故。”张牧之暗道。

“火线就到丹阳镇了,约莫半个时候便可到金陵!”

拜过祖天师以后,张牧之躬身后退几步,回身往殿外走去,走到门口听到院中噪杂的声音,脚步俄然愣住,感喟一声后又回身返来,寻了个蒲团在香案下盘坐。

“我知你常看邸报,对时势有所体味,只是毕竟修行日短,受经历所限,难以看破此中秘密。”

“至清廷末年,外洋蛮夷、东洋倭寇犯我中原,烧杀掠取无恶不作,导致哀嚎遍野,怨气冲天令三界隔断,我等修行人上不能感到诸神,下不能神游地府,很多神通皆不能灵验。”

张道生收了圣杯,面色有些惨白。

约莫过了一炷香工夫,自殿外出去一名身形高瘦的中年男人,腰背挺直,穿一身深蓝色中山装,看起来非常精干,恰是当代天师张道生。

张牧之坐在汽车里,闻声车窗外有几个顽童追逐笑闹,口中歌谣随风传来:

“听这动静,恐怕此时不好入城,不若我先在四周寻处落脚,待战事安定再入城才好!”

“我道之以是能昌隆,盖因我天师府乃是上界立于人间之别府,替天庭督管人间诸神!如此天、人两道混合一处,我天师府才气传承千年!”

“福伯,现在到了那边了?”

福伯想了下:“如此也好,火线不远有个老君观,小少爷可在观中逗留几日……”而后在一个岔道口转向,开车往南行去。

“明日我安排人送你去金陵,待你在那边安设好后给我来电报,然后我再分开。”

“世人皆知阳平治都功印为历代天师镇坛之宝,却不知此印实有两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