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战国期间楚国大夫申包胥以后,其子孙后代中有以包字为姓。二源于鲍姓先人,去鱼旁所改。
单
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其子石厚与卫庄公之子州吁同行刺桓公,自主为君而不为民所拥,就教父亲石碏为君之道。石碏假诱州吁及其子往陈国,通过陈桓公之手杀之,立公子晋为国君。时人皆赞其大义灭亲。
【名流】
惠士奇,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姑苏人。清朝画家、学者、经学家,其子惠栋亦为清朝经学家。
周宣王期间的大臣尹吉父,南征北战,立有军功,厥先人遂以吉字为姓。
惠施,宋国人,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等国结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是合纵抗秦时最首要的构造人和支撑者。
周宣王时,赐与有军功的将士封赏,将程休父封程氏故地程国为国伯,时称程伯休父,其子孙后遂以封国名程为姓。二源于春秋时,晋国有中行荀氏之子食采于程邑,厥后遂以邑名程为姓。
【名流】
龚遂,字少卿,西汉南平阳县(现山东邹县)人。进谏时引经据典,荒灾时开仓济贫。
郁
於
嵇康,三国期间魏国名流,竹林七贤之一。博学多闻,有奇才,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著有《摄生论》《幽愤诗》《琴赋》等。嵇康在古琴曲上的成绩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当代一组闻名琴曲。
陆
【名流】
诸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现山西安泽)人。思惟家、文学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称“荀卿”。后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荀”“孙”二字古时音通,故又称孙卿。荀子对儒家思唯有所生长,对重整儒家文籍也有进献。
【名流】
崔
当代有郁国,春秋时为吴国大夫的封地,厥后子孙以郁为姓。春秋时,鲁国有郁黄(郁贡)为宰相,厥后子孙遂有郁姓。
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现浙江定海),厥后子孙遂以邑名翁为姓。
【姓氏发源】
周公旦第四子受封于邢国(现河北邢台)。被魏国灭后,厥后族子孙以原国名邢为姓。二源于春秋时晋国大夫韩宣子之族,封地在邢邑(现河南温县),厥后子孙遂有以邢为姓。
田完之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受封于陆乡,厥后子孙遂有陆姓。二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的北魏陆孤氏,后改姓陆。三源于春秋时有陆浑国(现河南嵩县),厥后也有以陆为姓。
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现河南邓州),世称邓侯。邓国被楚国所灭后,其子孙遂以国名邓为姓。因邓姓为曼季后嗣,也说邓姓源于曼姓。二源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曾受封为邓王。南唐亡后,厥后以父封地名邓为姓。
【名流】
【姓氏发源】
郁松年,字万枝,号泰峰,一作泰丰,清上海人。清末大船商。爱好藏书。藏印有“泰峰”、“曾氏郁泰峰家”、“泰峰所藏书”、“泰峰所藏善本”等。
陆游,号放翁,字务观,宋朝越州山阴县(现浙江绍兴)人。南宋墨客。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姓氏发源】
翁方纲,字正三,清朝大兴县人。官至内阁学士。精于金石考据,善于书法、词翰。
周朝时,周穆王设有官职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设有官职左史倚相,他们的子孙后代遂有以左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