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白鹿洞书院[第2页/共2页]

“站住!你刚才在这里做了甚么?为甚么石碑会俄然碎了呢!?”

孟云城身为亚圣传人,祖祖辈辈往上,也没有人修行出浩然正气,可李长青竟然在白鹿洞书院败落小院子里的石碑上感遭到了残存的浩然正气!

李长青心中惊奇不已,宋朝间隔现在已经畴昔了八百多年,竟然另有浩然正气的残留,可见理学宗师朱熹当年在儒家的修为上必然达到了极高的境地,也就是如许一块石碑才培养了享誉中原近千年的白鹿洞书院,比拟之下他在李家坳小学读书教养公众就显得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

赣西庐山,五老峰南。

约十千米处的后屏山之阳,于群山绿树当中,掩映着一组楼阁天井式的古修建,这就是汗青上赫赫驰名的白鹿洞书院。

太阳温和的光芒洒向大地,花草树木都显得懒洋洋的。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定……”

闻名理学宗师朱熹曾经在此讲学,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典范为根本,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条例》,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使得白鹿洞书院名扬中原。

李长青本来想通过历代先贤留下来的踪迹,来寻觅冲破的契机,可沧海桑田,昔日的各种早已没有了踪迹。

在李长青正筹算下山的时候,俄然看到侧面一个角落的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竟然残留着淡淡的浩然正气!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小院的门口俄然来了两小我,中一名穿戴西裤皮鞋头发向后梳着的中年男人朝李长青厉声说道。

凌晨。

汗青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道,跟从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阵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

李长青花四十块钱买张门票,像浅显旅客一样,在白鹿洞书院闲逛着,赏识书院中各种人文景观。

一个月后。

“学、问、思、辨,四者以是穷理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