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九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2)[第1页/共3页]

孔循身边的人嘲笑道:“派出去的人,都是军中裁汰下来的士卒,早已不再是军籍,此番又是假装成山匪行动,万无一失!”

康义诚环顾世人,“谁去见赵王?”目光落在李从珂身上。

宣徽使王纪实靠过来,望着康义诚拜别的背影,笑着对李从珂道:“康私有件趣事,现在已经将近传遍洛阳,不知殿下可有兴趣听上一听?”

最早开口的笑容老者连连点头,“是极是极,诸位还是快些拿出对策的好。”此人固然姿势看起来最低,最不受人正视,但实际上倒是官品最高,从二品的尚书左丞相,可称位高权重,唤作刘谋。

朱守殷乜斜刘谋一眼,冷冷道:“乱子大了,死的人多了,朝政不稳了,这吏治清算天然也就停了。”

邢国公朱守殷,即同光四年与李嗣源共击魏州乱军之人,也是最早跟从李嗣源发难的人之一。

两百甲士入辖境,不是小事,平常时候少不得掀起一阵风波,如果没有联络通气,会生出很多乱子。

李从珂视线微沉,说话的此人叫康义诚,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批示使,颇受李嗣源看重,现在更有要加授同平章事的风声。如果说李从珂是藩镇勋贵,对方就是朝堂重臣,两人的分量孰高孰低还真不好论。

李从珂高坐不语。

汴州。

(第二更,很稳。)

“好了诸位,还是从速想想对策的好,那刑部比部郎中苏禹珪,你等不知,某却颇知其人,此人行事最是刚毅果断,又深知律法精要,他这番领两百甲士去汴州,怕是孔循也不好对付。”说话的人是宣徽使王纪实。

苏禹珪带人出城的动静已经递入堂中好久,屋中却没有一点儿动静,世人都温馨的出奇,就似那动静不过是一只振翅飞走的胡蝶,没留下半点儿陈迹。

康义诚见他这番模样,终究还是忍住心头鄙弃,大步出门。

没有人答话,这让问话的笑容老者既难堪又恼火。

终究,一名满面笑容的半百老者忍不住了,开口道:“刑部比部郎中俄然带甲士出城向东,所为者何?总不至因而孙芳传案又牵涉出了很多人,他们抓人去了?”

......

康义诚哂笑,站起家,理理衣袍,“既是如此,某亲身走一趟就是。”他居高临下俯瞰李从珂一眼,笑意莫名,“石帅曾有一句话是评说殿下的,不知殿下可有兴趣来听?”

堂中幕僚孔殷道:“但是过后朝廷来查,我等何故应对?”

“军帅,刑部的人已经来了,该做决定了。”他身边有幕僚躬身道,“朝中那几位派来传信的人,但是午前就来了。”

李从珂皱皱眉。

尚书左丞相刘谋笑过以后,又唉声感喟起来,“助赵王,倒秦王?这回秦王牵头,清算吏治,大兴监狱,的确惹人痛恨,平空树敌很多。赵王仁义博爱,性子也暖和,从不与人树敌,天下官员受其照顾的,也越来越多,今后有赵王......这大唐的江山才不会乱啊,我等也可安享暮年。但是助赵王、倒秦王,只怕非一时之功,此番要间断吏治之清算,怕也不轻易啊!”

屋中茶香袅袅,阳光打进窗户,温馨的铺在地上,灰尘在阳光的晖映下,起承转合,如同民气一样躁动不安。

只不过他贪污纳贿的资财也是最多,犯的事数不堪数,与孙芳传、孔循皆来往“密切”,之前仗着本身德高望重,有恃无恐,现在见朝廷清算吏治来势汹汹,怕是不能自保,故而情思最为孔殷。

宣徽使王纪实沉吟道:“太原那些罪人天然是不能到洛阳来的,之前有个孙芳传也就罢了,固然咬出了很多人,到底也是弃车保帅之举,刘公就安然无事。但那些太原罪人,怕是没那很多顾忌,人多嘴杂,在坐诸位,怕是家底都要被翻出来。让孔循措置掉这些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谁也不晓得秦王的底线在那边,他连户部老尚书张公都敢动,另有谁他不敢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