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3)[第3页/共3页]

探子带返来一个重磅动静:朝廷欲再割绵、龙二州为节镇。

时魏王伐蜀,满朝皆知,一旦伐蜀功成返来,魏王必进位为太子。

是以在李严出使蜀国返来,上书说蜀国可图后,郭崇韬便想统帅全军伐蜀。但当时郭崇韬顾虑敌手们不答应,再者当时李嗣源乃是诸道兵马总管,郭崇韬也不必然争得过李嗣源,以是这事不能明说。

李从璟话音落下,李嗣源呵呵笑道:“若能果然如此,饶是两川之兵精锐,我王师要安定两川,也只在朝夕之间了。”

随后,两川结合上表朝廷,言道:“朝廷于阆州设镇,在绵州、遂州增兵,导致流言四起,震惊全蜀,请朝廷收回成命。”

议事到了后段,已是落日西下时分,殿中的阳光变得金黄一片,美不堪收,李从璟沐浴下落日,如是道:“如郭威所言,东路军用兵重点,在于加强涪州、泸州、绵州防备,而寻机速克合州、嘉州,今后不管是援助武信军、保宁军,亦或是与北路军共同直捣梓州,还是作为奇兵直取成都,都易如反掌。”

龙州,那是孟知祥的地盘。这还了得,孟知祥当即大怒。

“东路军为偏师,亦为奇兵。郭卿现在有万余万州军,朝廷再调五千禁军为而后盾,至于用兵机会,便依秦王之见与郭卿所奏,由郭卿自行决定。”

李嗣源忽而又寂然道:“此次用兵两川,北路军由禁军并保义兵、护**、静难军构成,亦是此番朝廷对两川用兵之主力,静难军为疾火前锋,任务只要一个,篡夺剑门。其次,保义兵、护**作为主力前锋,任务便是在静难军夺得剑门后,顺势攻陷剑州。剑州为北路军用兵两川的前哨堡垒,必必要稳如泰山。最后,为包管朝廷用兵的俄然性,禁军在最后出师,在前锋雄师攻陷剑州后,禁军作为北路军主力,也是北路军攻伐两川各地的主力。”

现在却分歧了。

思前想后,郭崇韬心生一计,便去见庄宗。他对庄宗说,魏王已过及冠之龄,却没甚么显赫功绩,恐怕朝臣不平,将来诸位只怕也不安定,不如让魏王统军伐蜀,如此可立不世之功。

虽说李从璟不知本来汗青上,两川何故能击败朝廷王师,得以独立,但安重诲、李嗣源这两人的这番运营,的确闪现出他们当年屡战屡胜、立名晋地的事理。

虽说六军与侍卫亲军被裁了很多,但裁汰下来的将士,朝廷都安排得非常妥当——现在新政有成,百姓的日子愈发好过,只要有田种,大部分人都对劲,以是也不消担忧六军与侍卫亲军本身反叛。

朝廷以北路军为主力,而东路军为奇兵,倒是有事理的。

将、兵已定,接下来便是统帅人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