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又一年[第2页/共2页]

想到这些便翻开了话匣子,“秋萍姨么?真是个贤淑的女子啊。想当初刚跟徒弟学习,常常赖在徒弟的家中混吃混喝。”

王氏听了悄悄点头,把这个事情记下,转头下点水磨工夫就是。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人之言。不想自成先生竟爱女至深,此事传出,闺中娘子,无不视先生为知己吧?”王氏忍不住感慨了一声,归根结底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娘子。少女情怀,有人能了解,真是敬慕的紧呢。

王氏比及这话才道:“本日得到家中传信……”把王仁佑李家之行说完后,王氏低声道:“大人的意义,殿下可否代为成全此事?”

“娘子这是如何了?”李治累的紧,没心机跟她兜圈子打哑谜。

伉俪干系这上头,王氏比较被动就是了。

这话说的就很给王仁佑面子了,并且这事情不难探听,再者现在只要两人对坐。李家的下人,想来是不敢偷听的。

李治点点头道:“徒弟为人最是开通,从不轻视女子。对了,爱妃如能说动秋萍姨娘,此事倒也一定不能达成。”

王氏吃惊道:“殿下贵为皇子,宫中不缺珍羞,如何还用混吃混喝?”

泰山之行,时候定在来年十月。启事还是因为这个期间的医疗卫生程度以及交通掉队。

李治想起畴昔的事情,表情大好,看着平时冷酷的王氏也扎眼了很多。拍着腿点点头道:“爱妃有所不知,这长安城里谁不晓得,李家的后厨天下第一?不对,是徒弟的厨艺。”

不提二人,王仁佑以后,连续有人登门说亲,都是当今朱门。成果都被李诚以一样的借口婉拒了,一时候,李诚爱女如命之名,传遍长安。公然如王氏所言,闺中娘子无不倾慕之。

二人聊起旧事,李治兴趣勃勃,王氏倒也没有把话绕返来。说了一番以后,意犹未尽的李治主动把话拉返来:“爱妃,岳父之意,孤知之也。此事不消再提了,真有这个心机,不如爱妃无事多与徒弟家的后院走动走动,将来一定没有机遇。”

李诚从速起家回礼,号召落座后才缓缓道:“安然虽为庶出,然诚爱若心尖。非诚不识汲引,实则早有话在先,安然婚事由她本身挑选,父母不干与。”

天啊,太原王氏,太子妃的父亲主动登门求亲。这谁能想的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