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封王(二)[第2页/共2页]

温文山明显也是清楚这一点的,因此,他忽视了大师的目光,目不斜视地站出列,先双手持笏向李琮行了个揖礼,继而昂首看着李琮朗声说道:“启禀皇上,臣觉得,任何事情都有惯例,平燕侯这些年不但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绩,还为我大周缔造出了火药、火炮、火枪等扬我军威国威之战役东西,论功行赏,封王并不为过。”

“启禀父皇,儿臣附议王相和温相的话,燕云十六州再加上辽国南京道六个州,以及我大周现在的声望,试问这四公十二侯谁能与之比拟?”李穑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启禀皇上,臣附议太子的话,机遇对我们这些武将都是均等的,小我凭本身本领用饭,又不是没有给过大师机遇,今后也不是没有机遇,想封侯封公封王的,拿出本身的本领来。”颜芃站了出来。

因着温文山的话掷地有声,态度光鲜,和他以往的中庸之道大相径庭,因此,话音一落,大殿上又响起了嗡嗡声,在场的官员不由得再次衡量起王实修的发起来,或者说,是衡量陆呦的代价和分量。

徐良兴侧重在“异姓功臣”四个字上减轻了语气,就是想提示大师,蜀王当年封王是因为他是蜀国的国君,不是大周的子民,和陆呦是两回事!

可这跟陆呦是两回事吧?人家当年是蜀国国君,因为归顺大周赏了他一个蜀王的称呼罢了,也没有兵权,不过就是用银子白养着他罢了。

李穑一站出来,李稹、李穗也前后站出来,紧接着太子李稷也站到了他们三位身边,“启禀父皇,儿臣也附议王相和温相的话。”

“既这么说,我们先祖跟随太祖天子哪个没有帮着开疆拓土,可我们谁被封王了?”

长久的愣怔过后,陆呦的脑筋逐步复苏过来了,见大殿上已然乱成一锅粥,他站了出来,只是没等他开口,李琮伸手表示了一下,继而说道:“平燕侯稍安勿躁,先听听徐相意下如何?”

陆端也是沉默的一员,他也没想到王实修竟然提出给陆呦封王,这会的他揣摩的是这到底是王实修的主张还是皇上的授意,他究竟是该附和还是该反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