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太师挂帅南征[第1页/共2页]

因为不堪负重,各地农夫叛逆不竭,不但是河南、山东、河东、河北原大宋统治区,就连原辽国统治的北方地区,非论是汉人还是渤海人,也经常叛逆。

天子完颜亶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看着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各路亲王吵成一团。

世人各说各话,定见纷繁,难有定论。

话说到这里,完颜宗弼想起了七年前的旧事。

有人说,农夫军战役力很强,不能藐视,应当步步为营,先北后南,将河北、河东乱民剿尽,再南下山东、河南等地。

完颜宗弼随即向一众文武勋贵道:“都听到了,速速去办,两个月内,要结束草原上的战役!”

一番狠恶的喧华过后,都元帅、太师、梁王完颜宗弼力排众议:“就这么定了,与蒙古诸部的战事不能再持续。”

“就依太师所言。”都已经决定好的事,完颜亶哪有甚么定见。

有人说,河南乱民已经拖得太久,已经有安定的地盘,不宜冒进,也不能久拖,应当集合兵力进犯一点,搅乱敌军军心,提振军民士气。

城高墙厚,金军无可何如,伤亡过后,只能当场制作攻城东西。

乃至是女真本族人猛安谋克户都因为频繁的征调,得不到休整,多有牢骚,更有极度者,为回避征调,直接举家北迁,进入莽莽大山。

绍兴四十八年正月月朔,金军东路军来到益都城下,展开猛攻,面对坚城,也难进寸步。

何况跟这些卤莽无知的人也聊不到一起,想如何样,随他们去吧!

而金军抛石机射出的石弹固然也能精确射中城墙,乃至将城墙砸出很多大坑,但城墙不摇不晃,更没有倾圮的迹象。

“那就辛苦太师了。”

“我还传闻汴京行台尚书省已经迁到黄河以北,六部官员都跑去大名府了。”

固然河南的农夫军不是岳家军,但谨慎一些不是好事,北方各族民气不稳,金国经不起失利了!

十天后,金国广发诏令,向天下各地各族征调牛马粮草,筹办南下平乱。

“众将听令,兵分三路......”

“小道动静,南边汉人区乱民闹这么短长,是有宋廷支撑。”

想到这里,完颜宗弼很快下定决计。

各路雄师齐聚,完颜宗弼召开军事集会,参议平乱战略。

“他们留汴京不取,而攻占山东,进军河东,明显是给我们布下了一个口袋阵,就等我们往里钻。只要我们雄师南下汴京,河东、河北、山东乱民必然会截断我们北归之路。”

腊月初八,完颜宗弼带着五万精锐和十万中都路汉人签军到达真定府,与河北西路十万签军汇合。

汴京四周的情势并不明朗,他没有轻敌冒进。

腊月二十二日,金军分兵直取益都府、济南府、东平府,对其他州县,视而不见。

“圣上,你看如何?”

完颜宗弼环顾朝野,放眼望去,已经无人可用,不由一声感喟,“还是我去吧。”

金国,上京会宁府。

因而当即命令全军留下少量兵马监督三城,其他人马直入汴京!

完颜宗弼不急不缓道:“南边百姓肇事,天然跟一些南朝人脱不了干系。”

腊月二十七,金军中路军一万精锐、五万汉人签军到达济南城下,二话不说,当即攻城。

雄师出动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更何况金军主力在草原与蒙古部落持续打了三年多的仗,人疲马乏,官方也不堪重负。

前后筹办了六个月,绍兴十七年冬,完颜宗弼带着五万各族精锐兵将到达燕京,筹办南征。

见此环境有一人道:“元帅,这伙农夫军不是平淡之辈。韩常、孔彦舟这等老将率军都兵败丧命,陕西张中孚也兵败投敌,足以申明这些人固然寂寂知名,却并不是甚么都不懂的农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