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安民[第1页/共2页]

因为现在唐军虽暂还没有短粮之危,但唐军已得泗沘城,今后必是要重兵驻防的,十三万石粮草,只够一万雄师一载之需,最多是解燃眉之急,如果能多缉获些粮草,也能多减缓些运粮的压力。

“大将军,泗沘城内点检的数量出来了。”受命带着钦陵盘点战利的扶余泰手中拿着账册,对苏定方道。

苏定方问道:“泗沘乃百济都城,粮食竟只十三万石?”

苏定方对于百济的甲胄不感兴趣,他最是在乎的就是粮草,这十三万石粮草说来也很多了,但对于苏定方而言却还不敷够。

苏定方点了点头道:“如此倒也说的通了,君王不思治国,却只图安乐,天然不免亡国之危。”

新罗人忙道:“我等劫夺是受伊湌允准的,并非成心违背大将军的军规,还望大将军明察,饶我等一次。”

苏定方闻言,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在唐军进城之前,苏定方是下了军令的,进城后驻军不得劫夺,亦不得伤民扰民,新罗军却疏忽苏定方的军令,确切是犯了大忌。

李恪不会担忧苏定方谋逆,苏定方本身也毫不会谋逆,刘仁轨这么说,不过就是担忧苏定方是以遭人弹劾罢了。

并且苏定方之以是这么做,也是因为他今后的安排,苏定方从李恪之命安定三韩,纳为唐土,麾下的这些将士必然还要在百济待上很多光阴,给他们犒赏金银也能安稳民气,无益于战事。

苏定方是军中大将军,又领军在外,他如果将缉获所得分于麾下将士,不免有邀买民气之嫌,这但是大忌。

苏定方问道:“你这是何意?”

苏定方听着扶余泰的话,看了眼阶伯,阶伯晓得苏定方的意义,也道:“大将军明察,二王子说的是真相,这些年大王忙于汇集各色珍玩,国中粮草武备不振,也不是一两日了。”

刘仁轨笑着回道:“大将军打趣了,大将军对陛下之忠心那个不知,又怎会行此谋逆之事,末将只是担忧这些事情传到了言官的耳中会不好听。”

扶余泰闻言,恐怕是苏定方对这个数字不对劲,或是觉着他藏私了,看了眼苏定方身后的阶伯,忙解释道:“百济乃是小邦,不比大唐天朝那般富庶,泗沘城虽是都城,但粮草所储也仅止于此,还望大将军明察。”

扶余义慈没甚么主意和大志,实在算不上是甚么英主,不然也不会在新罗内忧内乱的环境下还占不到太多便宜了。

苏定方说着,指着一边堆积如山的金银和珍玩,对钦陵道:“钦陵,你带人摘出此中的珍玩玉器,书法书画之类的东西封存保管,其他的都金银财帛之类都分于军中将士吧,将士们千里交战不易,合法慰劳。”

这新罗人之言一出,阶伯等百济降将也都齐齐看向了苏定方,他们都是百济人,城中百姓不乏他们的亲眷,而苏定方接下来的话将直接决定他们的运气。

泗沘城东,王城外院。

苏定方问道:“其数多少?”

李恪在苏定方临行前授其密旨,予其临机专断之权,就算是扶余义慈的存亡都在其专断之列,更何况是戋戋一些战利,苏定方本身区处自无不当。

泗沘城一入唐军之手,雄师入城,接办城防后,苏定方命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查官衙和王城的府库,将属于百济朝堂的一应粮草、兵甲、战马、辎重等物都堆积在了唐军中军大营所驻的王城表里,细心点检。

新罗人天然是在告饶,想着保住性命,不过他们说的倒也是真相,当初在建土山时金庾信为了稳住民气,曾承诺他们在破城以后可在城中劫夺三日,本日也不过才是破城的第一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