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灞桥再会[第1页/共2页]

不过既来了长安城,他们迟早有见面的一日,此时他又何必避而不见,因而阿史那云顿了顿,便跟着丹儿便进了灞桥驿。

自打日前李恪自颉利处得知阿史那云即将南下探视的动静,李恪便人传信潼关守将,只要阿史那云过关,便马上飞马来报。

阿史那云带着袖娘,背着承担,呈现在了灞水东岸。

丹儿是自打阿史那云入了唐境后碰到的第一个熟人,他乡遇故知,阿史那云的表情倒也轻松了很多。

长安十里外灞水灞桥,自古便是关中冲要,凡东西来回长安,大多收支于此,也是长安百姓东出送别之地,故而便有灞桥折柳之说。

“豁真可算来了,婢子奉殿下之命已经在此等待好久了。”丹儿上前对阿史那云道。

阿史那云跟在丹儿的身后,绕过大堂,沿着木梯便上了二楼临河的内间。

“你初度来唐,一起可还顺利。”李恪看着阿史那云站在本身的面前,胸中似有很多话,但却不知该从何讲起,一时候也没个眉目,但是抬了抬手,表示阿史那云落座,对阿史那云问道。

本日非是休假日,李恪官拜右骁卫大将军,正该是繁忙的时候,她没想到李恪竟还能特地抽出时候来灞桥为她拂尘,阿史那云的内心不由也有些暖意。

阿史那云此前固然从未决计扣问李恪的近况,可自打她进了关中地界,耳边听多了他的名字,只消稍稍重视些,便能得知他的动静,故而阿史那云对李恪的环境倒也颇多体味。

阿史那云在跟着丹儿上楼的时候,脑海中曾假想过很多他们相见时的场景,也推断着本身该如何开口,可任凭她想地再多,当李恪真的呈现在了她的面前时,她也只是憋出了这么简朴的两个字。

对于传闻中南边繁华如梦的大唐都城,阿史那云早有耳闻,但这一次,还是她一次来长安。

丹儿指着灞桥边的灞桥驿,回道:“我家殿下正在驿站中置酒,为豁真洗尘,还请豁真随婢子同去。”

阿史那云抬眼望去,流水汤汤的灞水之上,宽达两丈,长近三十丈的灞桥横亘在阿史那云的面前,好像云梯,而灞桥之上,来回穿越的人流更如烟织般稠密,若非亲眼所见,她毫不敢信赖。

固然距中午还早,但前来灞桥驿中歇脚的人已经很多,还算宽广的驿站大堂已经坐满了客人,零零散散地只剩下几桌空着。不过灞桥驿乃官府所营,以李恪眼下的身份自不必在大堂中与旁人挤在一处。

阿史那云定睛望去,这几人中领头的竟是当初虽李恪一同北上的婢女丹儿。

“我家殿下正在内等待,豁真请进。”丹儿指着内间的屋门,对阿史那云道。

而李恪也比阿史那云好不了几分。

阿史那云看着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正想上桥,可就在此时,俄然有几个女子的身影自桥的一侧朝他走来。

李恪看着阿史那云判若两人,阿史那云看着李恪又何尝不是。

丹儿为李恪亲信侍婢,在李恪的跟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人,但凡是来楚王府拜见的,哪怕是官居四品的州郡要员见了她,也需得客客气气的,长安城中能叫丹儿如此谨慎回话的还真未几了。

凌晨方过,时候还早,入了秋的长安城外还透着一丝薄薄的寒意,可此时来往灞桥的人流已垂垂趋多,有商旅,有官差,另有返乡离乡的游子。

此前她从李恪的口中,从族人的口中都听太长安之名,可当她真的亲眼看到时,还是被面前的场景惊住了。

并且李恪窜改最大的还不是在他的样貌,而是他给阿史那云的感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