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长孙冲从军[第1页/共3页]

长孙冲依言,自长孙无忌的手中接过兵部部令,细心地看了起来,半晌以后,脸上便尽是讶色。

长孙冲道:“并州相距关中不过一日多的路程,如果叫楚王在并州站住了脚根,必成大患。”

长孙冲顿了半晌后才问道:“阿爹怎的俄然问及此事?阿爹但是要儿入并州多数督府觉得内应?可楚王晓得儿是阿爹之子,必然多加堤防,恐怕行事不易吧。”

长孙无忌并未回长孙冲的话,而是反问道:“冲儿觉得呢?”

“陛下竟转楚王为并州多数督,经略河东?”长孙冲手中拿着兵部部令,讶然道。

长孙冲闻言,更加的不解了,接着问道:“那是为何?”

长孙无忌听了长孙冲的话,颇带几分赞成地点了点头道:“冲儿想的不错,恰是如此。”

长孙无忌道:“何事,你尽管问来便是。”

长孙冲问道:“并州权重,不比扬州,陛下何故会准楚王往并州?”

长孙无忌道:“克日薛延陀南侵,兵围定襄城,楚王此时北上,想必就是为了此事。”

大唐立国之初,重武轻文,凡朝中三品及以上重臣,哪怕是文臣,身上多多极少都背着几分军功,长孙冲是长孙无忌嫡宗子,将来是要秉承长孙无忌家业的,岂能是全无军功压身。

长孙冲问道:“并州多数督坐镇北都,经略河东,麾下十万边军,莫非陛下就不顾忌楚王吗?”

长孙无忌和李恪反面,但长孙无忌在内宅评起李恪,却也并非尽是不堪之语,反倒颇多赞成,倒也不失乱世大唐、兵马宰相的风采。

在长孙冲眼中,李恪手握如此重镇,又邻近关中,李世民能全然放心才是怪事。

长孙无忌道:“为父倒是但愿李恪举兵,如此一来才是他自寻死路,只可惜这只小狐狸奸刁地很,要他入套谈何轻易。”

长孙无忌道:“不错,这是本日午间自宫中刚出的圣旨,为父也非常惊奇啊。”

不太长孙无忌却笃定道:“这一点我儿倒是不必忧心,楚王多么聪敏,你是为父之子,为父又和楚王反面,正因如此,楚王反倒会极力保住你的性命,以免朝中非议,陛下猜忌。”

长孙冲晓得长孙无忌这是成心在考较他,长孙冲思虑了半晌,回道:“听闻陛下本欲大肆北伐,平灭薛延陀,只是碍于粮草不敷,故而未能如愿,难不成陛下调楚王北上竟是为了此事?是为今后平灭薛延陀另做筹办?”

长孙无忌道:“不错,为父命你来此也正为此事。”

兵部掌军务,李恪转任并州多数督分属军务,兵部获得了动静,作为兵部尚书的长孙无忌更是动静通达,当李世民的圣旨送刚到了楚王府时,长孙无忌已经晓得了此事。

长孙无忌道:“为父是想你入并州多数督府,不过倒也不是为了要你做内应,正如你所言,李恪晓得你的身份,必加防备,密查动静不易。”

长孙冲问道:“阿爹但是有甚么要交代儿的?”

“不知阿爹急命儿来此所为何事?”长孙府书房中,长孙无忌正在书房中端坐,长孙无忌的嫡宗子长孙冲上前对长孙无忌拜道。

长孙无忌让长孙冲坐下,而后将手中兵部制书令史方才草拟好的部令,递到了长孙冲的手中,对长孙冲道:“冲儿,你先看看吧。”

不太长孙无忌摇了点头,却道:“你还是不体味陛下,陛下行伍出身,马背上得的天下,他李恪不过黄口小儿,虽有些手腕,但如何能是陛下的敌手,陛下有何顾忌可言。

长孙无忌道:“其一,你是长孙家嫡子,你在并州,李恪心存顾忌,行事多少还会顾忌几分;其二,你已一十有八,年近弱冠,也该去军中搏些军功了,总留于长安能成何气候?此番李恪主事北平薛延陀,恰是搏功之时,你去了恰是时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