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心结[第1页/共2页]

李恪行事一贯稳妥,他的答复,倒也在李渊的料想当中,李渊道:“小小年纪,恰是风华之时,怎的做事如此畏缩,难不成你在军中也是如此,你是如何服的众?”

李渊本来究竟在纠结着甚么,李恪此前不知,但现在李恪明白了,李渊本来纠结的,放不下的就是当年的玄武门之变。

李恪稍稍思虑了半晌,看了看殿中,确认并无旁人后,才终究开口小声道:“唐皇创图,势若摧枯。国运神武,家难圣谟。言生床笫,祸切肌肤。《鸱鸮》之咏,无损于吾。”

一时候,李恪看着肥胖了很多的李渊,竟有些语塞了,本来想好的话也堵在了喉中出不来,只是道:“孙儿在外督边,未能及时回京看望祖父,还望祖父勿怪。”

李恪所言,一共四句话,前一句半是在夸奖李渊建国之功,贤明神武,后一句话倒是在说李渊家宅不安,亲子相残,最后一句非常折中,不贬不褒。

不过李恪所言,却又叫他想开了很多,他堂堂建国帝王,起于乱世,又何必去在乎那些贩子之言?

“媚娘和虎头来了。”李渊抬开端,看了眼身前的李恪和武媚娘,缓缓道。

“祖父细心身子,切莫轻动喜怒。”李恪一面悄悄为李渊抚着后背,一面道。

李恪道:“这实话,好听,也不好听,如果有刺耳之处,触怒了祖父,还望祖父勿怪。”

李恪的话传入李渊的耳中,李渊的心中先喜,后急,而后听到最后一句话时神采竟为之一松,似有些放心的意义。

李渊想到这里,俄然对李恪问道:“虎头文武双全,又在处所为官,想必见闻比之其他皇子更要丰富上很多,若依虎头看来,待我故后,史官和天下百姓又该如何论我呢?”

这些年来,无数的功称品德之下,多少人已经忘了他李渊是谁,忘了谁才是立大唐国之基业的建国天子。

李渊能赐给李恪甚么,李恪不晓得,也猜不着,但李恪看着李渊的模样,李恪晓得,本日之事只怕他是推不畴昔了。

李恪依李世民之命,不得着甲胄入大安宫,因而先回王府换了身常服后,才往大安宫而去。大安宫位处太极宫西,与延康坊相去倒不甚远,待李恪到了大安宫时恰是正中午分。

李恪说好也不是,说不好也不是,只得道:“祖父乃是长辈,孙儿倒是长辈,岂能犯上,长辈功过,孙儿不敢妄加群情。”

李恪闻言,笑着回道:“若非眼下如此,孙儿怎敢同祖父说这些话,如果眼下如此,孙儿纵是说了这番话,祖父又如何听得出来。”

李恪也笑道:“祖父岂不闻官方有言:‘虎老威尤在’,祖父虽已年老,但暮年挞伐天下,威服海内,积威甚重,孙儿岂敢猖獗。”

李恪解释道:“孙儿在军中尽管依规行事便是,不必顾及其他,可祖父乃是孙儿嫡亲,叫孙儿怎敢轻断。”

李渊闻言,先是一愣,而后也明白了李恪的意义,点了点头道:“不错,你说的也是。”

李渊一口应道:“到了我这一步,最是可贵的便是听到实话,更何况你又不是外人,好端端地我怪你何为。”

“《鸱鸮》之咏,无损于吾。《鸱鸮》之咏,无损于吾。哈哈哈,虎头所言甚好,这才是帝王气度,甚得我心,甚得我心。”李渊品了半晌李恪的话,竟一下子笑了出来,仿佛放下了甚么,朗声笑道。

李渊不假思考地回道:“天然是实话,若只是好话,我听来何为?”

李渊道:“无妨,这是我于你的旨意,你尽管直言便是,你如果真能说中了点,我还能助你一事,必然于你助益极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