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明宫[第1页/共2页]

长安城的设想是由前隋将作大匠宇文恺主持的,在打算长安城和太极宫时附会《周易》六爻之说,将太极宫设在了对应紫微星的北端,如此一来当然别有寄意,但却也忽视了北面地理上的优势。

长安城北,相距太极宫比来的高地便是龙首原了,而在龙首原上正有一处停了工的大明宫,李恪所言只怕就差说出“大明宫”这个名字了,阎立德怎会不知。

“两位阎卿不必担忧,朕此番传你们入宫非是为了问补葺百福宫之责,补葺百福宫本就不是一两月之功,朕不会不通道理,是以见怪的。”待阎家兄弟见礼后,李恪看着两人稍显严峻的神采,对两人欣喜道。

阎立德是心机工致之人,他看着李恪的模样,明显是早有计算的,因而对李恪问道:“那不知陛下对新宫选址有甚么要求?”

杨妃对李恪问道:“恪儿这是何意?”

这一点李恪天然是晓得的,李世民当初想修复洛阳的乾阳殿都被张玄素给劝止了,他如果一上位就建新宫,此中的压力不言自喻,但李恪自有应对的体例。

当今天下,如果说有精于土木工匠之政的,只怕莫过于阎家兄弟了,阎家兄弟出身王谢,自其祖父阎庆时祖孙三代便就都是朝中重臣,其父阎毗更是曾奉隋炀帝之命疏浚漕运,修建临朔宫,极善工艺之道,也算是家学渊源了。

李恪回道:“早在贞观八年,先皇初修大明宫时便有淮南豪绅来京中见儿臣,自请愿为大明宫捐财捐料,不过厥后大明宫歇工了,方才作罢,此番如果重修,他们必然还会志愿捐贡的。”

与此同时他们和大唐皇室亦是姻亲,李恪的四弟魏王李泰便是娶了阎立德之女阎婉,也是皇亲国戚。

李恪不假思考地回道:“母后新宫之址最好是在城北,阵势高些的处所,如此既得干爽,朕时去问安也便利。”

李渊故后,恰逢李世民忙着经略西域,李恪也正欲对薛延陀用兵,以是大明宫便一度歇工了,拖到了现在。

李恪道:“太极宫阵势低洼,阴湿太重,而母后畏湿,长此下去恐怕不是体例,两位可有甚么建议?”

杨后担忧地问道:“修建大明宫,只怕所耗甚巨吧,如果修了大明宫,不免劳民伤财啊。”

李恪之言一出,杨后和高阳也都晓得李恪的意义了,工部尚书官正三品,将作大匠官从三品,俱是朝中大员,若只是平常的补葺屋宇断不至于叫他们来此,只消交代将作监去办就成,李恪如此大张旗鼓,只怕是要修建新宫了。

北面,特别是百福殿地点的太极宫中段一带是全部长安城阵势最低的处所,也就是最是潮湿的处所,一旦到了夏天便闷热难耐,对于畏湿的杨厥后讲绝对不当。

杨后闻言,猎奇地问道:“修大明宫也就是刚刚才提起的事情,你安知东南处所会有捐贡?”

听着李恪的话,阎立德顿了半晌,对李恪道:“续建大明宫倒是无碍,只是大明宫的打算远弘远于翠微宫,超其数倍,只怕为翠微宫筹办的东西远不敷对付。”

阎家传到了阎立德、阎立本手中,更是将此道大显,阎家兄弟不止是当世稀有的丹青大师,更是前后出任将作监要职,掌将作监二十载,不止是宫殿楼宇,就连李渊的献陵和李世民的昭陵都是他们兄弟卖力修建的,论技艺之精,天下少有能及者。

李恪口中的大明宫是贞观八年李世民下旨给太上皇李渊修建的以备清暑的新宫,为了彰显李世民的孝心,昭乎天下,大明宫修建的范围极大,直追太极宫,只可惜大明宫才修了个开首,李渊便病故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