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1页/共2页]

李世民抬了抬手,表示于志宁起家,问道:“此时恰是清政之时,仲谧(于志宁表字)不在省中理事,入宫但是有要事?”

李恪以李世民所赐之一万亩永业田为抵,博得美人芳心,这等作为,如果在平凡人家,绝对算得上是式微祖上基业的败家子了。

李世民闻得于志宁请辞,忙问道:“不知产生了何事,仲谧何故请辞左庶子?”

李元昌!

于志宁回道:“汉王李元昌。”

此事李承乾做的埋没,再加上李承乾身份在此,旁人也不敢多言,故而长安城中鲜少人知,但东宫属臣于志宁身为太子左庶子,东宫门下坊主官,李承乾的行迹又岂能全然避地开他?

如果平常,于志宁入宫拜见李世民,禀奏要事,必是以中书侍郎自称,现在于志宁自称以太子左庶子,所奏之事天然就是干系李承乾了。

于志宁官拜中书侍郎,李世民倚重他,故而命他身兼太子左庶子一职,传授太子课业。而中书侍郎乃中书省佐贰官,虽只正四品,却位列宰辅之位,在朝落第足轻重。

李世民对于志宁问道:“仲谧可知是那个每日伴随太子前去?”

李世民怒拍桌案道:“太子胆小妄为,竟敢行此荒唐之事,朕定要彻查到底,究其首恶。”

于志宁为李世民气腹,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于志宁便是天策府处置中郎,颇得李世民仰重,竟以太子教业相托。

贞观六年李世民驾幸岐州,身不在长安,便是李承乾以太子身份留京监国。当时李承乾办事颇得章法,有条不紊,深得李世民赞成。

于志宁回道:“太子垂死女色,念栈青楼,已持续数日夜不回宫,宿于妓坊,长此下去,如何了得。”

在李世民眼中,李承乾本为灵巧之人,行事安妥,现在俄然有此作为,天然是有奸佞谗言,误了李承乾。

“臣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拜见陛下。”于志宁一进殿中,便对李世民俯身拜道。

李世民听了于志宁的话,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李世民正在批阅新送进宫的奏章,一听得于志宁的称呼,便模糊猜到了于志宁求见所为何事。

于志宁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太半夜宿青楼,整日只知喝酒取乐,每到白日读书之时,便是一副昏沉欲睡之态,亦或是告病不出,躲在内殿熟睡,现在太子的课业已月余无甚长进,臣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

乃至李世民为了种植李承乾,一度着陆德明、孔颖达、长孙祥、褚亮等一众鸿儒之臣教诲李恪治学,可谓用心良苦。

李世民闻言,微微有些惊奇。

于志宁一脸正色道:“太子少儿恶劣,臣自问教之无方,不敢当此重担,特来向陛下去官。”

近些天来,太子李承乾经常夜出东宫,在数位侍从陪侍之下前去平康坊撷玉楼夜宿,整夜未归。

兴州远在汉中,相距关中数百里,李世民将李元昌遣去汉中为官一是为惩戒李元昌,二便是为敲打李承乾,要他好自为之,勿要再行错事。

这世上向来不乏功德者,李恪带着仙娘刚回临江宫,动静便传了出去,传进了长安。

于志宁性子最急,当于志宁查出李承乾连夜宿于青楼的时候,心火大盛,乃至连写奏折的工夫都等不及了,立即便进了宫。

公然,于志宁这么一说,李世民当即问道:“不知太子所为何事,竟叫仲谧如此大动兵戈。”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存眷vx公家【书友大本营】便可支付!

李世民一拍桌案道:“汉王久在京中,每日只顾带着太子胡乱厮混,岂是闲事,朕马上便当下旨,以汉王为兴州刺史,外放处所,不得随便还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