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洛阳船行[第1页/共2页]

王玄策听得李恪的话,问道:“殿下但是欲借扬州漕行对孟家船行动手?”

不过王玄策笑了笑,却道:“殿下觉得以魏王的性子,会参与此事吗?”

王玄策接着道:“府中人探出动静,此事当与洛阳小平津渡口的孟家船行有关。”

李恪问道:“可查清楚了?此事背后有否魏王府或洛州多数督府参与此中?”

李恪闻言,笑道:“如此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消。方季长其人本王也信不过,便罢了吧,此事还是有扬州漕行自行出面才是。”

李恪道:“不错,你安排一下,本王到了扬州后便要见漕行的三位主事。”

李恪闻言,先是一愣,紧接着便笑了出来。

两今后,李恪的官船才过了楚州,宋州那边已经有了动静,方季长命人连夜便命人将动静传了过来,送到了李恪的官船之上。

王玄策所言固然直白了些,但也很有事理,李恪从武,而李泰从文,李泰虽挂了洛州多数督和左武候大将军之职,却不之官,反倒热中于每日窝在府中,与那些文士著书发愤,而也是正因如此,李泰也颇得主文的山东世家喜爱。

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顿时明白了过来。难怪宋州市令署专收扬州来船的岸税,本来竟是因这般原因。

“殿下,睢阳渡口的事情有端倪了。”李恪正在船中安息,王玄策拿着方才接到的动静,到了李恪的船舱当中,对李恪道。

李恪心中正在策画着此事,又想起了宋州的方季长,因而对王玄策问道:“先生方季长那边如何办?可要知会一声,借他的手来对于船行?”

李恪闻言,抬了抬手,表示王玄策在本身的身前坐下,问道:“说来听听。”

李恪手指节在船舱的船璧之上轻叩了几声,问道:“偌大的东都,总不能就这两家船行吧。”

李恪点了点头道:“不错,整合扬州船行,隔断淮南绝非本王之意,本王要的是借扬州漕行把持全部运河的水路转运。洛阳地处冲要,本王天然要将洛阳水运归入麾下。”

王玄策想了想,点头道:“此事倒是不必,一来扬州漕行的事情殿下不宜在明面上插手过分,二来这方季长年老,行事恐也不当,他只想做个胡涂官,便由他胡涂去罢。”

“说来听听。”李恪接着问道。

李泰与李恪全然分歧,李恪海乃百川,凡可用者、当用者,尽数归入囊中,而李泰以文自夸,又扬言要做那一代文宗,所用者多是大儒,亦或是世家王谢后辈,又岂会和处所上的那些三教九流之辈厮混。

只可惜洛州船行固然打得好算盘,但无法赶上了李恪,李恪威胁方季长就范,乃至还在睢阳渡口专辟一处交由扬州,如许一来,宋州不但没有卡住扬州漕行的路,反倒成了扬州漕行在河南的一块飞地,当了扬州漕行闯进河南的跳板。

李恪闻言,道:“如此说来这孟家船行在洛阳还很有几分权势了。”

王玄策回道:“殿下所言极是,依着我们本身查出来的成果,宋州市令署此行当是与扬、洛两地船行之争有关。”

李恪想了想,笑道:“这倒也无妨,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能叫他们看获得利,天然能要他们为本王所用。”

也是为了对于扬州漕行,洛州的船行这才想出了如许的体例,扬州漕行断了扬州,他们便断了宋州,宋州地处紧急,扼守淮南咽喉,只要宋州的睢阳渡口不准扬州船只泊岸,扬州船只便无从北上,也算是扳回了一城。

王玄策回道:“不错,孟家做水上转运买卖已是做了第二代人了,在洛阳处所很有权势,就算是水署衙门的人见了,也需让着三分。此番扬州的买卖被漕行尽断,孟家船行丧失最重,这才有了此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