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仁先跟崔凌霜赔罪报歉,说他调查崔凌霜的同时顺带查了顾家。因为没法儿派人去刺桐港实地刺探,只能借着体味刺桐港官员的机会侧面体味顾家。
周长仁没想到崔凌霜会派他去措置百家漕运内部事件,更想不到天下第一大帮竟然出自妇人之手。
没有禁海之前,刺桐港相称富庶。禁海以后,刺桐港官员一穷二白,试问这多出来的年礼从何而来……
顾慎乐了,进门至今他就说过一句话。周长仁却能等闲猜到他的身份和目标,有点意义哈!
这题目让崔凌霜有些傻眼,他不忘弥补说,“夫人,您别忘了侯爷已经在回京路上?”
周长仁“呵呵”两声,事情真的是李修扯上崔凌霜?记得初见崔凌霜就和李修在一起,一名是前程恰好的新科状元,另一名本该在庵堂清修……
崔凌霜开口了,“侯爷好处优先,把他放第一名,哪怕要捐躯我的好处。”说罢又朝顾慎道:“还请娘舅也将侯爷好处放在首位,侄女就这么一个心愿。”
她细细报告了关于百家漕运的统统。待她说完,顾慎道:“霜姐儿,真看不出你那么有主张,尚未及笄的年纪,几万银子说投就投,说不要就不要,好派头。”
各地官员为了升迁,每年都会给吏部主官送礼。从客岁开端,刺桐港送来都城的年礼增加了一倍,其间有大量产自番邦的财物……
崔凌霜最后只想将周长仁闲养在伏牛山。现在有谢霁暗助,周长仁没了退路,用起此人倒也便利了很多。
岂料崔凌霜底子没想过将他举荐给谢霁,坦言将他留在身边会更好。
他猎奇地问:“你安知我的身份,又如何得知我此行目标?”
顾慎没少听顾老太爷提及李修,比拟周长仁的含蓄,他大咧咧的问:“你跟阿谁表哥另有联络?”
顾慎早已被周长仁周到的逻辑所吸引,忍不住问:“猜到我的身份不难,你安知顾家还在私运?”
他踌躇了一会儿才道:“夫人,要帮顾先生防备卫侯爷倒是不难。只是漕运内部干系庞大,这内部的干系也很庞大啊!”
闻言,顾慎认栽。如何也没推测周长仁的脑筋那么好用,竟然能从刺桐港官员的贡献银子猜测出顾家私运。原觉得顾家瞒得不错,却被处所上这些蠢官给害了。若上面真要计算,顾家必定跑不脱。
如许想着,他看向周长仁的眼神多了丝火急,愈发果断了改换户籍入朝为官的动机。
崔凌霜见惯了能人,对此一点儿不吃惊。她道:“刺桐港的事儿无需周先生操心,不知先生可听过百家漕运?”
周长仁道:“懂了,夫人的好处最大,其他考虑着措置。”
“传闻这三人都是上栗县渔民,兰考决堤后,三人失了餬口东西,顺着洛川沿岸一起乞食。后遇新科状元李修,在其帮忙下纠集了一帮流民开端替官府运送漕粮……”
周长仁毫不害怕的说,“你便是顾家大爷吧?多年前不但没死于海难,反而因祸得福帮顾家在海上找到了落脚点,此次上京莫非不是为了把买卖扩大到都城?”
周长仁仿佛想摸索崔凌霜的底线,又问:“若李大人和谢侯爷之间有了抵触,鄙人该站那边?”
崔凌霜饶是两世为人,在这类环境下也有些难堪。
“据我所知,李大人与朝中一干重臣可都是百家漕运所谓的幕后股东。详细是那几个,鄙人还真不清楚。”
不由骂道:“李大人也真是的,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不娶也就罢了,凭甚么扯上霜姐儿的名声?”
顾慎替崔凌霜答复了这个题目,他道:“天然站主子那边,记得谁是你的主子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