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章 赤忠为国,虽死无怨,这就是岳飞[第1页/共2页]

只是宋廷方面派出的使臣王伦,虽得齐朝军马接引护送,也只是到了京东西路治下与京畿路接邻的兴仁府府治济阴城内驿馆安住。萧唐当然也没有亲身前去,而是派出了柴进前去与对方来往谈判。

萧唐也不由想道,或许也能够说,岳飞就算明知前面有个骗局,以他毫不容违背的原则与心志,也仍会挑选犯颜切谏。

是以岳飞当即上书力谏,果断反对与萧唐齐朝逞强和议,且奏折字里行间不但对和议之事不无充满着讽剌之意,且当中直言“光复不成待,和好不成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代讥议”,如此不但把很多在朝堂参议朝政的臣子都骂了出来,乃至也可说暗讽官家如此决定,也必将为后代嘲笑,而把岳飞的奏折通篇解读的再过过火一些,也何尝没有赵桓真若与齐贼让步,如此也甚是脆弱昏昧的含义。

而比起他那虽昏聩对待臣子好歹还算刻薄随和的老子赵佶而言,现在当政的官家赵桓可受不了这个,更何况先前他对岳飞已经甚是冲突猜忌。就在这个阶段,秦桧觑准机会也已脱手了......

两国邦交,也以法理为重,王伦本来也曾想以萧唐本为宋臣,是以就算现在实为齐主,现在建制立国,与宋做邦交来往也须以中原臣属为切入点,争夺为宋朝在法理上能占得些话柄便宜。但是王伦以此阐述几句以后,再觑见柴进那风轻云淡、笑而不语的模样,他也立即觉悟过来...对于柴进这个柴氏周朝的龙子龙孙而言当然也有话说:宋朝赵氏先人赵匡胤本是我大周柴氏的臣子,可他黄袍加身,重返汴京篡了我先祖的职位,这可算是合适法理?

毕竟岳飞的夙愿是光复故乡、匡扶江山,重整大宋社稷。而萧唐齐朝,固然对中原百姓的侵害相较于金虏外寇而言几近可忽视不计,但也因如此对宋廷而言却更具威胁性。倘若朝廷震恐慑服,为乞降而承认萧唐的鼎祚法理,那么中原为齐朝所占边境以内百姓生民更加会奉萧贼伪朝是本身的国度归属,加上萧唐在宋境官方的风评名誉,再担搁个几年纪载,就算能得以打回江淮、京东等处于齐朝统治日趋稳定的领地,恐怕治下本是宋人的百姓百姓对待宋军的态度,也将会与当初大多辽地汉人对于毁约联金灭辽的宋朝绝望与仇视的态度没甚么两样......

如此拖耗下来,本来早已做足功课,就等着与齐朝君臣据理做口舌之争的王伦也已等得骄躁,又费尽口舌工夫要觐见萧唐商讨,但是柴进又答复道:“我朝陛下趁此番南下济州之时,已巡狩京东、江淮本地诸处州府,此时不在巨野。据闻前几日移驾青州,再往东是去登州亦或密州也全由陛下临时起意决计,是以还请王相公担待则个。”

固然小旋风柴进辞吐不凡,也长于接人待物,但是和这个与他当初曾出资救济过的白衣秀士同名同姓,但是于古往今来源朝各代中对交际涉事迹能在史乘上留名的交际能人王伦相较还是差了些道行。但是此次构和本来就不必调拨动用马扩、呼延庆这些长于交际的臣子,凡是王伦能在你来我往的谈判争辩中占得上风,柴进按萧唐叮咛,一句“兹事体大,鄙人还须遣人前去陈情禀明,须由陛下决计”便将王伦给怼了归去,但只这一项前提你想定个成果?那也得先候着。

忠臣不事二主,就算你岳飞执意与我为敌,也决然不成能投顺我齐朝,但是千方百计的仍试图保住你的性命,也不但是因为要在不会风险我所追求利在千秋的功业前提之下,而出自于一个中原后代对民族豪杰应有的尊敬,而比及我朝终能够并下宋朝的那一天时你岳飞倘若还活着,就算仍不会臣服,但是你的存在,也还是极有能够对我朝产生影响深远的极大助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