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来日方长[第1页/共3页]

高进皱了皱眉道,说实话他真没考虑过朝廷的反应,眼下这万历皇爷怠政,朝堂上那些阁老们连裱糊匠都算不上,他在骆驼城的时候,那位至公子就抱怨过,眼下河套蒙古各部衰颓,便是最好的复套良机,如果再叫蒙前人里出个达延汗、俺答汗那般的雄主,结果堪忧。

高进感觉本身在草原上搅动风云,闹得鞑子各部不承平,对朝廷来讲当是功德,他听那位至公子说过,眼下朝堂上阁老们都是报喜不报忧,喜好捂盖子,以是他才感觉立下朔方部,就算有些犯讳讳,可也不当是甚么大事,可眼下侯三神情,却清楚奉告他不是那么回事。

“侯先生,我曾派人往大同派人探听动静……”

但是朝廷里只感觉眼下四海升平,边关战事都是他们这些武夫擅启边衅,妄图功绩犒赏,可六合知己,自三大征后,凡是边关战事,哪次犒赏能及时发下来的,有些过上大半年都不得下发,延绥镇治下号称十六万兵马,实际上能拉到草原上打的连两万人都不到,还不是底下士卒得不到该得的赏银,天然好战,便是上了疆场也多是做了逃兵。

侯三的经历,高进曾听关爷说过,书香世家出身,幼年落第,又得娇妻美眷,若不是碰到鞑子犯境,侯三或许能高中进士,成为朝廷大员。

“本朝行事向来疲塌,等这文书递到朝廷,以现在那些阁老们的德行,多数是置之不睬的,但是这时候上充足老爷拿下猛什克力等部,到时候再行文上告朝廷,我估摸着便会行皋牢之策,届时便是有御史下来查对,也不怕露馅。”

侯三沉声说道,他当年被鞑子掳去草原,吃过很多苦头,心中本来是恨极了鞑子,但是那些年里若非有那些底层的美意牧民照顾他,他也活不到关爷援救的那一天。

高进并没有喝酒,只是看着侯三清算完的户籍黄册,眼下大营四周共有丁口一万三七七百五十六人,合计八百六十七户,放动手中那本汇总册子,高进才看向沉默着小口喝酒的侯三,“侯先生,辛苦了。”

“老爷,这朔方部若真是鞑子自个儿捣鼓出来,朝廷当然不会在乎,可如果叫朝廷晓得这朔方部是老爷所立,只怕老爷便成了朝廷眼中的背叛。”

“朝廷那儿,我倒是没想太多?”

侯三喝了口,也是浅茶辄止,这高粱滴酒,乃是陕西边地才有的烧酒,酒劲很烈,河口堡新产的高粱酒还要更烈三分。

听着侯三言语,高进细心打量起这部下里头个算得上谋士的,感觉这位侯先生切开来怕不是黑的。

高进说道,阳高侯家当年也曾是本地大族,出了侯三这个举人后,家势更胜,但是鞑子寇边,兵灾过后,本来畅旺的侯家便风骚云散,幸存者迁到朔州后也没有保住剩下的那点财产,只是勉强安身,余下三十几口人,在这世道辛苦求活。

“老爷放心,我固然多年未曾动笔,但是用饭的本领还在,只是不知我们朔方部的汗王是哪个?”

未几时,通篇多到处所语焉未详,但大抵上把事情讲清楚的公文便新奇出炉,而最后末端处则是这新立的朔方部有投奔朝廷,祈求援助之意,而他不敢擅专,以是行文叨教。

侯三是混过宦海的,并且也读了多年的所谓圣贤书,很明白大明朝里那些官员们的心机。

饶是早就内心有些筹办的侯三,也不由心神失守,他本觉得侯家早就毁在了当年的兵祸中,却没想到侯家竟然另有先人。

高进不由点了点头,固然名义上蒙古各部都向大明称臣,但实际上只是大要工夫,一旦朝廷关了榷市,鞑子必然寇关劫夺,以是朔方部接下来真的在河套这边掀起战乱,朝廷必定是乐见其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