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1页/共3页]

“菜色五品一汤,荤素参半,分量不要多,却要精美甘旨,色香俱全,免得人家说我们暴得繁华,穷奢极侈。”

老太君拉着苏油的手:“比来朝政纷杂,你回京后便来石府,也算是功德儿。”

“昌期闻之,惧不敢受赐。”

太不把当朝二品当人了!

苏油赧笑道:“老太君,那一会把这些东西都装盛起来,我明日去拜访拜访刘家人。对了薇儿呢?”

真是海参,不过这海参实在是夸大,干货都有近一尺长!

这些东西,现在也有爱好者在研讨汇集,不过受经济力量所限,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现在这篇文章在京中极其风行,被大师用作进犯王安石的利器,都说这是大苏在诽谤王安石的铁证。

苏油笑道:“熟人大多在外头,京中熟悉的还真不太多,就一个章子厚,估计大朝会后也要回荆湖,其他也就介甫公还算熟谙。”

弟弟刘攽,帮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本身还写《东汉刊误》,《汉书标注》,《汉宫仪》,传闻比来正在写《五代春秋》,《内传国语》两部巨著。

老太君面色挺好,正号召婆子媳妇们购置酒菜。

大宋现在最值钱的古玩,是书法作品,一些碑拓,其代价都不菲。

根基盘已经在手,目光就该放得更远一些。

老太太感觉探花孙婿干甚么都能说出一篇道道,连连点头:“是是是,这本就是祖上武烈王定下的端方,不过之前是日破日败,端方用不上罢了。”

提到这个老太太不乐意了:“还探花郎呢!你这都给取的甚么奶名?!”

炊事娘子正在给老太君看票据,将苏油过来:“可算是来了救星了!文曲姑爷快来看看,这火单可还行得。”

“老婆子没别的见地,就是事情看很多了,归正这类人,你可得离远点。”

哥哥刘敞,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春秋》《汉书》的权威学者,家中保藏无数先秦鼎鼐,通过辨识铭文,推究三代典章的大学问家。

老太太笑道:“大相国寺的小贩们也贼了,只要达之问过的东西,小贩回身就敢翻倍要价。”

二刘的藏书,是京中之最,家庭对教诲非常正视。

老太太说道:“传闻你还是按照眉山甚么地盘小学的罐子取的名?归正老身是去找道隆大和尚求了几道安然符,放到那几个罐子里,交代你家八公拿归去埋到可龙里梨花树下了。你说这如果磕着碰到,应到我曾孙孙身上可咋得了……”

别的如钟王的书帖,历代大文人的诗稿,哪怕一张碎纸,代价都吓死人。

也不晓得王安石的小本本上有没有这笔。

苏油笑道:“老太君,这是依眉山民风,贱命好养,看扁罐现在多结实?”

第六百四十三章老太君的聪明

老太君说道:“薇儿和几位婶娘嫂嫂在校场弄枪棒,你想去看看?”

然后是艺术类的东西,首要绘画作品,当然不是匠人画,而是文人画。

但是刘敞却对苏油的“道实际”非常赞成,并为苏油的“道实际”中提到的“情之上者”下了定义——“仁义即性、礼乐即情。”

刘攽的老婆,那也是程夫人一样的人物。家中没甚么钱,不过藏书达几千卷,号称“墨庄”。

不过真正的大学问家,态度是宽大和开阔的,品德也都还在合格线上。

苏油摸了摸鼻子,人家刘家那才是史志、金石的传统世家。

说完又忿忿不平:“另有阿谁刘颁,真真是到处跟我石家作对。”

不过这也是长辈的关爱之情,苏油嬉皮笑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看我们就考虑不到这些,还是老太君你想得全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