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音[第1页/共2页]

满座世人中,独一还能对峙不堕入这首《象王行》意境的只要高仙芝罢了,他将殿中诸国诸部的国王酋首的神情接受眼底,当他看到程千里都是副呆若木鸡的模样时,眼里暴露了前所未有的野心。

降落连缀如群象鸣叫的大法号声中,大横刀在铁质的臂甲上摩擦划过,其声更烈更高亢,直叫李嗣业这些将军们恨不得能拔刀随之起舞。

大唐横盖当世,威压诸国,岂独是兵锋所向无敌,有服章之美曰“华”,有礼节之大曰“夏”,那才是大唐乱世的底子!

李嗣业高呼出声,这首《象王行》实在是叫他喜好,跟着他的开口,那些安西军的将领们也都是声嘶力竭地呼啸起来,就连程千熟行下的那些将领亦是双眼发红地看向沈光,此后如果谁敢说沈郎不如那长安李大师,他们定会用手中利刃叫他们晓得甚么才是环球无双的乐曲。

安西诸国皆尊奉佛法,只要少数几个国度还信奉袄教这些波斯故地传来的教派,是以当乐人们在大殿内落定后,那些小国国王脸上全都暴露了虔诚和诧异的神情。

崔二郎和仲小乙上身赤膊,腰里环着豺狼皮的袄裙,身上还抹了油,古铜色的肌肤在灯火下闪着光芒,两人全都经心打扮过,脖子里挂着粗大的铁念珠,看上去活脱脱是两座沙门的护法金刚。

李嗣业和其他安西军的将领,看着乐人中间如同鹤立鸡群般的崔二郎等人,全都是双眼放光,不管这首《象王行》到底成色如何,光是有安西军的兵士参与此中,他们挺定沈光。

这时候,沈光拉动了胡弓,胡琴声噶但是起,顷刻间仿佛有西风烈烈旗号漫卷于黄沙中的画面揭示于世人面前,随后响起的古筝声,更仿佛是刀剑齐出。

跟着沈光手势,卖力批示的乐工首级猛地抬手,然后那雄浑浑厚的大法号之声响彻殿内,接着乐人里的鼓手们随之敲响降落的军鼓声。

降落的鼓点声中,胡琴、古镇、琵琶、横笛交叉的激昂慷慨,让安西军的将领们仿佛置身于广宽的安西国土,到曲子高亢处时,他们更是忍不住回想起畴昔南征北战时的兵马光阴。

大殿内的一众国王和使节另有王子来到延城后,天然传闻过沈光和樊楼的大名。

那些小国的国王和使节们都已经听得呆了,就是曾经有幸听过几遍的白孝节这个时候也仍然沉醉此中,不能自已。

安西军中,这位沈郎的名头一样不小,能把神憎鬼厌的白大虫生生喝趴下的酒量,谁都得为这位沈郎喝个彩,更不消说沈光唤去吹奏吹金的崔二郎和仲小乙为着有人对他不敬,把同袍揍个半死,都叫他们对那首名为《象王行》的曲子极其猎奇。

大殿里,除了沈光和封常清以外,就只要白孝节晓得这些甲士是做甚么的,想到他白日里听到的那场彩排,饶是他也不由为之心神神驰,那是真正的乱世之乐,煌煌之音。

只是转眼间,安西都护府的将领们都被这收场的曲声吸引住了,而当那琵琶手奏响好像铁骑凸起刀枪鸣的弦声时,李嗣业等人只感觉浑身汗毛直立,感觉这才是他们这些军汉该听的曲子。

崔二郎和仲小乙身边,另有八名抬着两架吹金的军中同袍,一样都是身材雄浑的大汉,身披鎏金的明光甲,腰间配着装具富丽的大横刀,他们一样没有拜别,而是威风凛冽地侍立在两旁。

这时候从遐思中回过神的高仙芝,强行平复着表情,他本来还想问问殿中诸王酋首,感觉此曲如何,但是看着身边语无伦次的尉迟胜几人,他感觉已然大可不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