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1页/共3页]

在战役一开端的时候,确切非常敏捷。

一座座的山城、堡寨攻畴昔,都非常艰苦。

“三年又三年,这高句丽何时能灭?”

大唐现在是东都登州一个朝廷,然后中都汉京一个朝廷。

建功最快的还是秦琼带领的水路,高句丽雄师云集于辽东长城一线,平壤一带则兵力空虚的多,兼之又有泉盖苏文父子做内应,秦琼的舰队渡海直抵平壤大同江口,然后顺江抵近平壤城下。

秦琼破平壤,李靖夺辽东。

这就是大国与小国的底子辨别,大唐二十万军队在辽东打了三年仗,涓滴不摆荡国本,但高句丽却已经处于崩溃当中了。

“我们已经伤亡了三万人了,再打两年,估计还得伤亡很多。”承乾道。

留守汉京三年,监国摄政,承乾也表示的越来越好。

平壤的王室军队或死或降,这也是自隋以来,中原军队第二次攻入平壤。当年来护儿也曾攻进平壤,但当时是高句美人用心放隋军入城,来护儿纵兵入城,大肆劫掠,乱不成军。成果高句丽伏兵趁乱杀出,大败隋军,当时来护儿仅率数千残兵逃出城外,高句丽军追杀到隋军战船停靠之处,见留守大将周法尚严阵以待,才退回。

而泉盖苏文父子也策划他们在东部的军队起兵。

高建武死了,动静传到辽东,辽东统帅乙支文德当即扶立高建武之弟高大阳之子高藏为王,拥他为高句丽第二十八任国王,并自任莫离支,统摄国政。

大大小小无数的山城都如钉子普通的立在各个险要山谷和山上,李靖虽有二十万雄师,但在辽东的这类地形下,兵多也没多少上风,而高句美人负隅顽抗,搏命不降。

已经长的和李超一样高的太子承乾负手而立,站在宫中的望火楼上,远眺着大雨纷飞中的汉京。

拿下辽东城以后,战事停顿并不顺利。

时隔二十年,当年的来护儿亲兵队头,已经成为大唐的枢密副使,站在高句丽王宫当中,看着高建武的尸身,秦琼心中荡漾。

约莫百万高句丽军民困守在辽东一线,这些是硬钉子。但仗打了三年,大唐兵力充沛,粮草也充沛,可高句美人却已经是将近弹尽粮绝了。

“毕竟是灭国之战,也没有那么轻松的。三年时候,陛下在辽东获得的战果已经非常骄人了,最多再有一两年,高句丽就将灭亡。”

面对辽东的冰冷,李世民也不得不命令停止守势,进入夏季休整期。

雄师分红三路,辽河一线由兵部尚书李靖批示,统领的是十万唐军和十万部族联军,二十万雄师正面打击高句美人的辽东千里长城防地。

高建武无路可逃,拒不投降,在宫中放火自0焚。

“太师,来岁就是贞观十二年了。我那三个兄弟也都十五六岁了,既然陛下还临时不返来,那么就由我来做主,也该让他们之国就藩了。”

李世民对于攻占的高句丽国土,也是很狠的,直接来了一个尽迁其民的战略。统统的被攻占地盘上的高句美人,不管是哪族的,都成了仆从,他们的统统财产也都成了大唐的财产。除了海上封冻期,每天在高句丽各个港口,都有无数的运奴船满载着仆从回到扬州、登州等地。

皇子十五之国,本来李恪本年就要之国的,但李世民没发话。

就在客岁,天子将登州府升为大唐的东都。

这场战役,大唐可谓虎将尽出,精锐云集。

海路这边,李世民出人料想的选了五员大将,由枢密副使秦琼挂帅,中军多数督程咬金、右军多数督苏定方、另有南衙府兵大将军罗士信、单雄信五将统领五万海军和步兵浮海东渡直攻平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