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八百亩好地(第四更到!)[第1页/共3页]

不过张超却听的出来,这个赵员外实在还是舍不得割肉。那些粮食现在贱价兜售,他舍不得。还存着一丝胡想,粮价能够回转,那样到时也还能止些损。现在卖地,也是为了撑太高利贷的这一关,没有了高利贷的压力,以赵家的身家,还能撑个一年半载,说不定当时粮价又返来了,毕竟现在河北山东又乱起来了,谁晓得会乱成甚么模样。粮食这东西,大战一起,是当即就会涨价的。

张超无法,“爹,我们家就算帮手乞贷,也拿不出这么多的。杯水车薪,难以济事啊。”

这些放贷人常常打着官府的灯号,明显手里只要五万钱的官本,却常常要添上几十万乃至更多的私钱,打着公廨钱名义放贷。并且收的息还更高,一旦有人还不起钱,到时起了胶葛,他们就以公廨钱的名义,把人弄到衙门追账,到时还不了账,直接抄没产业抵账。

那些来乞贷的,借个百八十文,乃至几贯钱的,也都借了。低于一贯的,乃至都是不收利钱的,一贯以上的,普通也只收月利一分。

上门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四周地主乡绅们前来拜访,联络下豪情的。也有很多是乡邻们前来乞贷,村夫们普通勉强混个温饱,手头都没有甚么余钱。现在张家这么红火,很多人便想趁着冬闲来张家打打零工,赚点现钱。

特别是这是大片的田庄全部出售,是以代价比起小块的碎地价更高。

“都是乡里乡亲,三郎,你看我们家先帮着借笔钱给赵员外,帮他度过难关。”

张超只得委宛的道,“爹,赵员外借了那么多的贷,不顿时还但是很费事的,那些钱是借的捉钱令吏的,那是公家钱,不还就得吃官司。本息五千多贯,一时候想筹集哪有这么轻易。若拖的久了过了期,到时利又滚利,就更加要命了。”

赵员外抹了把泪,无法的道,他能想的体例都想过了。粮食孔殷间卖不掉,也卖不出代价,那边假贷又催的急,实在是没有了体例。

京师空中,放贷的多是那些捉钱令吏、捉钱品子。这些人就是各大衙门里专门卖力放公廨钱假贷生息的,本来每人手上少则五万钱,多则几十万钱放贷,并不算多。但这些人可不是那么诚恳的,能成为捉钱令史或捉钱品子的,普通都是处所上的势家或者官僚后辈。

老爹盘腿坐在炕上,沉吟了会,“你不卖地行不可,有没有别的的体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变卖祖业哩。你家的地,也都是赵家祖祖代代辛苦攒下来的。”

也有些是想送年青的后代过来做学徒的,有一些则是家里碰到个红白丧事,抱病之类需求用钱,便来张家乞贷。

“赵家都到卖地份上了?他们家在长安另有粮行、商店,灞上有好几个大庄子,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啊。”老爹惊奇出声,赵家的家业他是晓得些的。

哪怕只是原坡旱地,不是河谷水田,但这地也算是上等好地了。

现在建国之初,地价还算是便宜的,要不然,天子脚下的京畿灞上,地价可不会这么便宜。

张超向老爹把赵员外的事情说了一遍,赵家想卖地,南塬八百亩的平坡地。

不过张超拿不出这么多钱,就算现在张家赚了点钱,可费钱的处所也多。又是建新窑洞,又是建作坊宿舍等,让张超一次性拿一两千贯出来没题目,拿五千,他底子拿不出来。

他面上固然很安静,可内心倒是镇静非常,燃烧着熊熊的镇静之火。

赵家卖的不但是地,这八百亩地是连片的地,地上另有两个庄子,以及磨坊、水井、井车等成套的东西,另有树林、桑树,别的另有水塘等,现在地要卖,这些也是要一起卖掉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