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明的骨气[第2页/共2页]

“国之不存,民将焉附。如果承平乱世,学学品德文章写写八股文倒也无妨。但是乱世已经到临,百无一用是墨客,秦某不想鞑子铁骑南下时空自嗟叹。既如此,何不投笔从戎早做筹办,另有一线朝气也未可知?”

秦浩明听了淡然一笑,也不解释,叶绍梅对他而言不过是毫不相干的女人,二者间没有任何交集。如果非要扯上甚么干系,只能是往恩仇上说,悔婚在这个年代但是非常欺侮人的行动,特别是作为男方被女方悔婚,不然也不会呈现书白痴撞柱他杀这一出。

毫不否定,秦浩明是个大汉民族主义者。说句实在话,他能够答应李自成如许的农夫叛逆兵坐龙庭,固然说对社会有必然的粉碎性。但毕竟他是汉人,他带领的农夫叛逆兵也都是汉族群众,对于汉人同袍有香火之情,不会大肆搏斗汉人。这只不过是汗青上普通的改朝换代,天子轮番做,本年到我家罢了。

余佑汉至心不但愿本身的老友弃笔从戎,大明朝崇文抑武世人皆知,武人身份和文人相差甚远。老友固然脾气陈腐生人勿近,但才情学问临浦有口皆碑,假以光阴必定是举人老爷,本身此后还要他多多照拂。

但是对于满清鞑子,这就不是仅仅是外族,还是赤裸裸的蛮横人。他们搏斗汉人那是没有底线,他们的底线就是杀到汉人完整臣服为止!杀到你们全数自称主子!杀到中原民族几百年今后都不能真正崛起!杀到汉之文明差点灭尽!

不错,明朝是没有汉朝的霸气:“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没有唐朝的强大:“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更没有没有宋朝的繁华:“中原民族之文明,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是它有本身的铮铮铁骨,令前者全数黯然失容。

明朝:“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缔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不管是碰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仍然宁死不迁都,还是秉承“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古训。

去他马的狗屁融会,这类融会不要也罢!是可忍孰不成忍!既然来到这个年代,秦浩明是绝对不能容忍这类事情产生,“道之地点,虽千万人吾往矣”,哪怕粉身脆骨也在所不吝!这就是贰心中的号令!

有些事情不便利跟余佑汉筹议,秦浩明只要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毕竟获得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处所上遭到必然的尊敬,亦有各种特权:比方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消下跪、知县不成随便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