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第2页/共2页]

德川家康落空了第一大将本多忠胜和第一谋士黑田如水,如同左膀右臂被砍断,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人,部下精锐尽丧。

萧如薰对德川家康个人的担忧并不是没有事理,但是很多事情都不会如同人们设想的那样推动。

之前不敢动他,是因为他的气力最强,声望最高,资格最老,以是让众大名从命,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前提内里最有力的是气力,最没用的就是其他的声望和资格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建立在气力之上,气力不敷强,你说甚么都白搭。

德川家康的确没死,他脱掉了将军的打扮,换上了小兵的衣服,跟着一群家臣冒死突围出去了,突围出去以后就是玩命的逃窜,不要命的逃窜,往长门国的方向撤退。

遵还是理来讲,如果德川家康建立了安定的统治,那么他们能获得石见银山的银子吗?

德川家康这老狐狸,那么急着去抢银山不就是这个事理吗?

丰臣秀次和前田利家凑在一起,如何也能凑出个七八万军队吧?人海战术就算堆也能把他们给堆死!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大的一座银山,那么多的银子,中心当局必然会将之把握在本身的手里而不是分给仇敌一起用,大师现在是盟友,到时候是不是政治仇敌就不必然了,如何还能相互分润石见银山的好处?本来他们就得不到,现在他们也没有,将来也一定就有,丰臣秀吉那样的人都能不给毛利家面子,都能管控银山,就别说其别人了。

一片大好的情势因为明军的插手再次变得不明朗起来,东国大名们的个人兵变行动为此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暗影,他乃至能预感最后的失利。

得知德川家康的军队几近全军淹没,只剩下寥寥数千人的残军以后,大名们纷繁骇然,围着德川家康问东问西,责问他为甚么明军会俄然背弃盟约进犯他,到底是不是他甚么处所惹怒了明军,害的他们大师一起刻苦受难?

德川家康身心俱疲,但是底气不敷使得他没法做出有效的回嘴,只能无法的解释明军过分度,要一千万两银子和全部石见国,这就意味着全部石见银山都要被明军夺走,我们大师一个子儿都得不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