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战的幕后赢家[第1页/共2页]

面对日耳曼王朝的诉求,欧阳朔却不置可否。

…………

年前,阿育王朝因着在吐蕃疆场损兵折将,面对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的联手打击,被打的节节败退。

战后,美国也成了产业化最发财的国度。

占有天时之便的阿育王朝,人丁密度大,粮草充沛。

入冬以后,战事临时停歇,让阿育王朝获得可贵的喘气之机。

这一场决定欧洲运气的大战,随时都能够发作。

就算如此,在无其他变数的环境下,面对两大王朝的连番猛攻,阿育王朝沦陷,估计也是时候迟早题目。

此番欧洲之行,帝尘一边权当散心,一边帮手帝国,跟欧洲六大王朝建立起脆弱的对话机制,总算突破相互的隔阂。

天竺区。

跟着热兵器在战役中逐步成为配角,王朝之产业根本,常常成了疆场角力的关头身分之一。

欧阳朔就是一笑。

对大夏这类霸道言行,波斯帝海内部也是非常不满的,主战的声音此起彼伏。

此话一出,到让波斯帝国有些难做。

如果能以此,换来跟大夏的战役相处,对波斯帝国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引诱。

如许的景象,倒跟二战时的美国有点像,因着本土阔别主疆场,海内开足马力,加大对兵工财产的投入,成了欧洲诸国最大的借主。

这一次,欧阳朔要做天下大战背后的大赢家。

有些人,是天生的魁首人物,目光高远,不是说出身世家,从小接管精英教诲,就必然能站上顶峰。

毕竟燧发枪跟火炮,包含弹药,都是耗损品。

处于优势的日耳曼王朝,天然但愿寻求新的盟友,放眼环球,有才气参与欧洲疆场的,唯有大夏。

此时的欧阳朔,却已站上起点,再今后俯瞰,不管是世家精英,还是布衣豪杰,对欧阳朔而言,实在都已没有不同。

…………

“清算一下,去拜访一下枫叶王朝跟玛雅王朝。”欧阳朔道。

除了大计谋上的考量,对枫叶王朝跟玛雅王朝出售热兵器,让道森王朝陷在北美疆场,也合适大夏的好处,无益于大夏在环球的布局。

动静一出,大夏鸿胪寺立即派出使节团,前去波斯,义正言辞地说道:“蒙古帝国已经归降大夏,蒙古所占之城池,不管境内,还是境外,按法理,就该是大夏之城池。是以波斯境内的十三座城池,实际上,已是大夏之国土。”

开春以后,这个沉默的帝国,终究暴露虎伥,派出雄师东进,打着“光复失地”的灯号,筹办剿除窝阔台部,收回被蒙古霸占的城池。

但大夏分歧。

开春以后,天竺内战复兴。

枫叶王朝面对道森王朝入侵,毁灭只是时候题目,此时拜访枫叶王朝,意义安在?难不成,还要派兵援助枫叶王朝不成。

“陛下放心,我明日就出发,尽早促进此事。”

在满足本身需求的根本上,大夏还不足力对外出售枪支弹药。

独一对阿育王朝无益的是,以王城德里为中间,向四周辐射的恒河平原,是天竺最敷裕的地盘,也是恒河文明的发源地。

反过来,对外出售热兵器,在大发战役财的同时,又能促进申城、镇海城等新一批城池的产业化,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上午十时,欧阳朔在御书房,召见刚从欧洲返来的帝尘。

全部夏季,波斯帝国对此仿佛无动于衷。

作为环球最早一批开启产业化的王朝,兼且地大物博,人才储备薄弱,燧发枪跟火炮已经实现流水化出产。

就在波斯帝国扭捏不定时,变故徒生。

“如何措置窝阔台部,是大夏以外务,还请贵国不要私行干与,不然的话,就是对大夏的挑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