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八大战区[第1页/共3页]

除此以外,跟闽南行省隔海相望的夷州郡,此番也被划入羽林军防区。

按帝国此次打算,在毁灭爪哇国以后,会对南洋战区停止一次调剂。毕竟以南洋目前的稳定态势,仿佛不消驻扎四个个人军之多。

此轮调剂以后,唯有八大战区的统帅,可任军机大臣,鉴于京畿战区统帅由欧阳朔出任,实际只要七位战区统帅行走军机处。

于此同时,滨海舰队将在滨海港、海津港、胶东港、海州港、申城港、舟山港以及釜山港等七大港口,全数设立水兵基地。

固然目前军中没有这类迹象,欧阳朔却必须尽早防备。

就连欧阳朔最信赖的霍去病,都不能例外。欧阳朔但愿,轨制就是轨制,不要等闲去超越跟挑衅。

也唯有韩信这等功劳卓著的神将,可当此重担。

此番擢升李秀成,既是欧阳朔对李秀成才气的承认,李秀成火器期间的背景,也是他此番能得以晋升的身分之一。

白起、韩信以及李靖三位大将军,仍然是欧阳朔手中最大的三张王牌,被安排至帝国最前沿,负担起最艰巨的战役任务。

皇家舰队卖力拱卫北部湾,镇守京师海上大门,总部设在北海城;南疆海军则卖力拱卫全部江南河道,总部设在鄱阳湖。

原东南战区副统帅孙膑,晋升为中原战区统帅,同时按常例,孙膑将顺势卸下虎贲军统领一职。

(PS:为之前打赏的盟主,加一更……)

欧阳朔的亲卫队,天然也划在神武卫名下。

霍去病、史万岁、徐达、郭子仪以及蒙恬等将领,就此退出军机处。

西北战区副统帅李牧,晋升为北亚战区统帅,同时卸下鹰扬军统领一职。

即便是欧阳朔,也挑选慎重行事。

…………

西北战区改名为南亚战区,下瞎鹰扬军、南亚军以及西康扶植兵团,临时卖力镇守西康行高官远打算,则是帝国进击天竺的主力军队。

孙膑统领的虎贲军,退出东南战区作战序列,另有安排。

如此交叉任职,一是避开战区统帅跟熟行下不堆叠的定律,二则是要避开李靖、李勣两位大唐名将,同属一个战区的难堪。

李勣作为跟李靖齐名的大唐名将,足以堪当此职。

十仲春二十五日,除夕前夕,大夏军迎来最大一次调剂。

对追杀流亡波斯的窝阔台,王翦是有执念的,此番执掌西亚战区,给了王翦一个名正言顺的舞台,任其阐扬。

凤翔军驻扎在北原行省,北疆军在驻防辽金行省的同时,也兼顾北原行省东部的防备,毕竟北原行省实在是太广宽了,凤翔军没法保全。

恰是如此,欧阳朔将亲身出任京畿战区名誉统帅,不设战区统帅部,平时由枢密院代为办理平常军务。

羽林军卖力拱卫蜀地、川北、湘南、江川以及闽南五大行省,每个行省驻扎一个军团,个人军总部设在泉州。

详细而言,豹韬军卖力拱卫北疆、京都、鲁东、东海以及江南五大本地行省,每个行省驻扎一个军团,个人军总部设在建业。

考虑到西康行省,在刚结束的吐蕃之战中,几近夷为高山,需求大范围重修,后勤保障才气非常有限,南亚军将驻扎在蜀地边疆。

组建西亚战区,下瞎飞熊军、河东军以及西疆扶植兵团,卖力拱卫帝国西疆的同时,也是将来帝国进击波斯帝国的主力军队。

鹰扬军统领,由刚升任飞熊军统领不久的二品镇西将军左宗棠接任。左宗棠卸下的飞熊军统领一职,则由大唐名将李勣接任。

再就是军务大臣杜如晦跟水兵司令郑和两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