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1页/共3页]

这可不是口头威胁。

清军中的一些死忠分子,不幸被火伴割掉脑袋,拿去邀功。

大周筹办从大晋撤兵的动静刚传出来,宋、明两国就派使节到邯郸,催促大周兑现战前承诺,也就是将荆楚行省割让于宋,将东海行省割让于明。

八月十三日,就在大夏禁卫军绕开邯郸城的当天,韩信带领豹韬军,正式挺进大晋王朝,间隔落凤城只要一天路程。

一旦大夏攻占京都城,京都百姓指不定会放鞭炮庆贺呢。

固然憋屈,却已经是眼下独一可行的体例。

“难啊。”

更糟糕的是,帝尘还要兑现承诺。

康熙帝瘫倒在龙椅上,说不出的怠倦。

中原情势,一下变得严峻起来。

见此,霍去病跟李牧一同劝降。

大清王朝,京都城。

帝尘得报,无法点头同意。

帝尘望着挂在墙上的中原区舆图,如有所思。在大周没法单独对抗大夏的环境下,唯有加强结合,相互抱团取暖,方可求存。

老廉颇额头冒汗,底子不敢跟敌军做过量胶葛,一旦让豹韬军全部扑上来,御林军就得全数交代在这。没何如,廉颇只能一狠心,弃车保帅,安排一个军团殿后,带着剩下的二十万雄师,狼狈向东撤去。

此战过后,大晋王朝由顶峰时的六十余万精锐雄师,减员至不到四十万。在兵力对比上,乃至已经比不上秦、唐、宋等国,一举从强国序列跌落。

考虑到中原区的新格式,将来的中原版图,已经没有大晋崛起的机遇。

战马嘶鸣,豪杰迟暮。

可荒漠的游戏法则,对他们这些帝王是极不公允的。

帝尘哑口无言,还想再辩白,两国使节倒是直接下了最后通牒,“限贵国一周以内完成撤离,如若不然,就别怪我们不念联盟之谊,强行攻占。”

自现身荒漠以来,因为有大夏如许一个邻居在,康熙就没过过一天舒坦的日子,整天忧心忡忡,想着如何保住祖宗基业。

如此霸道,是会惹人嫌的。

为了拿下一行省之地,两国事不吝一战的。

这一下,大周御林军当即堕入四周楚歌。

“现在但愿幻灭了。”

汗青上,汉人对满人的不满跟抵挡,早在顺治年间就摒挡洁净,轮不到康熙烦心。眼下的荒漠倒是汉人的天下,满人处境可想而知。

经此一役,大周御林军减员靠近一半,伤筋动骨。

一个王朝,就此式微。

帝尘得报,固然气的咬牙切齿,却恰好不敢发作。

中原区,再灭一国。

跟着大夏军杀进城中,京都百姓看满清贵族的眼神,都变得跟平常不一样了,阴测测的,让民气慌。

未曾想,被丢弃在落凤城郊野的一万大夏禁卫军步兵,俄然冲了出来,无所害怕地拦住御林军东去之路。

想到《左转》的这句话,康熙心中很不是滋味。

归根结底,还是廉颇轻敌。

不然的话,在大夏禁卫军突围而去以后,廉颇就该率御林军分开峡谷,或是撤往边疆,或是跟吴起部汇合,如何也不至于在最后关头摔了一个大跟头。

接下来产生的事,既让人不测,也不料外。

霍去病还是很会做人的,晓得禁卫军出的风头,捞的军功已经够多了,如果再抢着去攻打京都城,未免有些不会做人。

盖亚给了王城强大的兵力,却没授予兵力相婚配的地盘跟权限。好不轻易熬到能够参与荒漠争霸,中原区已经覆盖在大夏的暗影之下,毫无阐扬空间。

…………

康熙收回跟帝尘一样的感慨。

就在康熙一筹莫展时,时候很快来到八月二旬日,这天上午,李牧带领近二十万鹰扬军,浩浩大荡地呈现在京都城西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