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我全包了[第2页/共2页]

孙楚长:“…………”

孙楚先是一愣,随后不由感到有些好笑:“一个药铺罢了,你开不就得了,如何还用长官部开批文,难不成你卖的药……嗯……”

“不消开药店了。”孙楚毫不踌躇的说:“你有多少货,我们全包了。”

“全包了?”

这个期间的大部分贩子还是很有风骨的,还不像后代那样出错。

“高团长,你的药铺里有盘尼西林出售?”饶是孙楚环海沉浮多年,这一刻他的声音声音都有些颤抖。

高洪明点点头:“不消,我还信不过您吗?孙长官您先把东西拿走,转头再派人把钱送来就好。”

半个小时后,看着两名晋绥军兵士将最后一箱磺胺粉搬上卡车后扬长而去,高洪明脸上暴露了笑容,看来此后又有一条稳定的财路了。

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你感觉我会随身带着八万多大洋吗?这么着,东西我先带归去,你派几小我跟着我到克难坡拿钱。”

说到这里,孙楚立即回过味来,“不对,你的药店到底要卖甚么,竟然需求长官部开公文?”

从后代来的高洪明还是低估了盘尼西林在这个期间的首要性。

高洪明有些错愕的看着对方,“孙长官,我们的货但是有些多呢,再说了你们……”

不得不承认,中原自古就有无商不奸的说法,士农工商,贩子的职位排在最末。

但是在1943之前,还不能大范围量产的青霉素只能在尝试室里小批量的制造,产量低得令人发指,它的代价天然也贵得让人肝颤。

孙楚这才暴露了对劲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甚么也不说回身出了客堂。

高洪明暴露不美意义的神情:“也没甚么,就是一些消炎药,诸如磺胺粉、盘尼西林之类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盘尼西林(青霉素)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家属,它的代价也已经低到每小我都用得起程度。

而以中原朝表的东方则分歧,中原更讲究的是信义。

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个正视承诺的群体,对于旧社会之前的贩子来讲,信义就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底子。一旦落空了诚信,那么他就落空了他的信誉,一个没有了信誉的贩子是没有人情愿跟他做买卖的。

“这才哪到哪啊。”高洪明在秦秀莲挺翘的琼鼻上悄悄刮了一下,“阎长官是甚么人,不把我们手里弄到的盘尼西林代价翻上两倍卖出去他就不是阎老西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