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论局[第1页/共2页]

“师宪是说要缓缓图之么?”

端平入洛之战的失利,极大的打击了赵昀最后亲政时的复兴之志,不得已下罪己诏安宁民气。也恰是因为端平入洛之战的失利,极大的打击了赵昀克意进取的复兴之志,转而走向保守,更因为后宫始终没有任何人给他诞下子嗣,让赵昀对政事更是规复到了先前的状况,得过且过,朝政大权大多交给了他倚重中书省枢密院,统统求稳为主,现在有了儿子,贾似道之前又给了他一个收伏两京的但愿,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了赵维做筹算,让赵昀再次抖擞起来。

至于赵昀说的李宗勉始终和稀泥的事情,贾似道倒是还真没有放在心上。李宗勉其人,如果不是德行甚好,贾似道也不会拉着郑清之、史嵩之等人助他登上左丞相的位置。并且最首要的是,这此中有些道道李宗勉本身也很清楚。

不过,放权轻易,想收回来就难了。更莫说现在的大宋朝堂,因为赵维的呈现,宗室再落空了担当大统的但愿以后,也终究不再遵守之前的潜法则,而是有走下台前的趋势,加大了对权力的打劫,让赵昀掣肘更多。

史弥远掌权十多年,直到史弥远身后赵昀才亲政,在赵昀亲征最后,坐视理学一派痛打史弥远一系官员,胜利将统统权力收回来,是不管如何也不成能再将左丞相的大权交给史嵩之的。更不要说史嵩之还掌着枢密院,都督两淮四川京湖军马,是时的南宋朝廷为了防备蒙前人的打击,在全部长江以南设置了连片的军区,而两淮、四川、京湖三雄师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干系,是抵抗蒙前人南下的最前沿,能够说集合了是时的南宋朝中最为精锐的军队。

贾贵妃看到赵昀如此,本就惶恐的一颗心此际倒是更是焦灼,几乎急的眼泪都掉下来。

史嵩之掌控着全部大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如果再将左丞相支出囊中的话,能够说他已经走上了跟史弥远一样的高度,大宋朝的军政大权尽皆归入一人之手,能够预感的是,下一个史弥远已经呈现了,这是赵昀不管如何都不成能接管的。

“似道,你力主那李强父为左丞相,朕本觉得在这件事上那李强父总会在这件事情上帮衬一二,却未曾想中书省议事的时候,那李鸣复、袁甫、真德秀等人找着总总借口劝止此事,未曾想那李强父倒是一向推来推去,哪怕朕再三相问那李强父身为在朝倒是仍然不断的跟朕打着太极,始终没有帮衬过半分......”

“官家,你慢点,慢点喝。”

“朝中掣肘颇多,姐夫感受愤怒也很普通。不过,如果似道连戋戋三个知府都拿不下,又何谈为姐夫分忧呢?以是在这件事上,姐夫倒真不必同几位参政大人争辩太多。并且,太子大典将至,万事以稳为主,姐夫倒也不必过分焦灼苛责,一时的得失又如何?只要姐夫不要暴躁,这天下毕竟还是姐夫的天下。大宋朝毕竟还是圣上说了算的不是么?”

贾似道倒是很了解赵昀现在的表情。一样也很清楚赵昀现在的气愤实在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对本身权力遭到的掣肘而产生的,戋戋三个偏僻之地的知府还真犯不着赵昀如此大动肝火。能够设想,一个方才在史弥远手中做了十余年不管事天子的人,才咀嚼到权力滋味没有几年的人,对权力的眷恋。

更不要说,李宗勉向来都是嫉恶如仇以德行高义著称,同时也是最重资格的人。贾似道作为之前闻名临安的欢场荡子,一向借着贾贵妃之名在内里做了多少让人不齿的活动更是广为人知。虽说现在洗心革面,但是蹿升的如此之快,还同史嵩之一流搅合在一起,模糊有在朝中同他们这些个老臣鼎足而立之态,李宗勉嘴上不说,心中估计也是极其不喜的。更不要说,贾似道身上不管如何也是洗不掉贾贵妃的影子的,李宗勉能够做到只是和稀泥而不是帮着李鸣复等人在贾似道看来已经是很仁义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